大通:为群众当好防疫防汛的“吹哨人”“守夜人”
连日来,西宁市大通县牢固树立“防疫防汛两手抓、统筹推进两不误”的工作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以最严的态度、最实的作风、最硬的担当抓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洪各项工作。
在大通县多林镇下浪家村疫情防控点上,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扫码、登记,筑牢防线,守护家园。
西宁市大通县多林镇干部 吴忠珊:下浪加村是多林镇的东大门,也是疫情防控服务点的第一站。不管什么车、什么人,都要下车扫码登记,这是我的职责。
多林镇副镇长杨占霞,这段时间每天白天走村串户、收集数据,晚上汇总各项信息,上报相关部门,经常到深夜才能休息。
西宁市大通县多林镇副镇长 杨占霞: 走村串户动员群众转移,每天做全员核酸,一天下来真的感觉非常累。但是在闲暇时间,汇总上报转移群众的户数,这些累都是值得的。
西宁市大通多林镇下浪加村村民 王李明:这些乡镇干部们特别辛苦,见巷道就转,见门就敲,见人就喊,24小时住在这个帐篷里,非常辛苦。
在采访中,记者在多林镇各服务点上都能看到三样东西,那就是铜锣、手摇报警器和大喇叭,这就是乡镇干部手中的 “三件法宝”。
一次次的巡逻,一次次的喊话,一次次的不辞辛苦,不为别的,为的是乡亲们的安全。
西宁市大通县多林镇吴什庄村村民 吴秀兰:前几天工作人员经常到我们家里转,(查看)后墙后崖怎么样了。今天开始一直在下雨,人家到我们家以后对我们进行了转移,政府对我们特别关心。
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西宁市大通县各乡镇建立预警员队伍500支,确定“吹哨人”近万名,实行 24小时值班制,通过吹哨、敲锣、拉报警等方式提醒群众紧急疏散撤离,当好防汛抗洪的“守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