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整改进行时】青海:摸清底数 确保湟水河流域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在生态环境部日前启动的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中,青海的湟水河流域作为黄河上游的试点区域,和山西、甘肃一同纳入到首批全国试点省份。为全面摸清湟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底数,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青海省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相关市、州,启动了湟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第一阶段的排查整治。
湟水河发源于海北州海晏县,流经西宁市、海东市,是黄河的第三大支流,也是黄河在青海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保护好湟水河对青海极其重要。本次排查整治主要采用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等方式,对湟水河流域干流、支流入河排污口进行遥测,采集数据,人工排测,全面摸清底数。
西宁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 曹剑:主要是对湟水河干流和支流的流域范围开展航拍,飞完以后我们将对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的分析、解译,之后全面开展排查监测以及最后的整治工作。
据了解,开展湟水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试点工作将采取“查、测、溯、治”的方式展开,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青海样板。切实担负起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重大责任,确保湟水河流域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 余全盛:目前已开展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就是遥感航测工作,经过图片解译以后,对疑似的排污口将进行人工排查,可以达到从源头进行整治,确保黄河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