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珠玉:培育蚕豆产业 推动乡村振兴
沙珠玉,因沙化治理,在省内有些名气。经过多年治理,这里已经变成广袤的良田。为改变贫困面貌,发展特色产业,这里大力推广实施优质蚕豆种植项目,以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
我现在在共和县沙珠玉乡珠玉村, 这里以前是共和县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之一。 这两年该村通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沙珠玉乡珠玉村在联点单位的扶持下,准备建立蚕豆种植基地,以蚕豆种植为依托带领当地老百姓走上致富路。
去年8月,沙珠玉乡珠玉村在精准脱贫的基础上,推动大粒蚕豆试种项目,当年项目大获成功。今年3月,海南州农牧科学研究所在珠玉村举办蚕豆繁种基地建设现场培训会,并建立蚕豆“青海13号”繁种田,依托蚕豆繁种基地和蚕豆产业,沙珠玉迈开了产业振兴的步伐。
海南州农牧科学研究所 副所长 许生福:“蚕豆作为青海的特色产业,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远销国内外。因此发展蚕豆产业是我们增产增收的优势产业。”
蚕豆是我省利用高原冷凉气候条件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借助沙珠玉适应种植蚕豆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沙珠玉乡珠玉村“两委”合理推动土地流转,成立蚕豆繁种基地,加快农村市场主体的培育。
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乡珠玉村党支部书记 韦强:“成立蚕豆繁种基地,这将对珠玉村的脱贫致富、发展产业起到重要作用,今年我们村种植面积是33.3公顷,种植户180户,并且今年要成立蚕豆合作社,今后还会加大种植规模。将全村337 户村民,全部纳入合作社。 ”
针对农村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生产的盲目性大等问题,沙珠玉乡珠玉村的蚕豆繁种基地准备推行“农户+种子基地+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制种模式,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把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利用“农户+种子基地+科研院所+种子企业”这一有效途径,实施沙珠玉乡珠玉村蚕豆基地建设项目。
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乡珠玉村村民 伊万禄:“以后我们一定会好好种植蚕豆,依靠这个发家致富。”
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乡珠玉村驻村第一书记 索南多杰:“下一步,在做大做强村级产业上想办法、谋思路、出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