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青海代表团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全国两会·两会传真】
两天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我省代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结合青海实际谈感受、话发展。
审议中,代表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代表们认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一脉相承、前后呼应,旗帜鲜明讲政治、洋溢着底气和自信,体现了务实和亲民,是一个高举旗帜、主题鲜明、实事求是、鼓舞人心的好报告。
滕佳材代表说,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一个高举旗帜、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最大的亮点就是把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老百姓的关心关爱变成务实惠民举措,从大处决策、从小处落实,老百姓关心的话越来越多了、惠民的措施越来越实了,我们党和政府离老百姓也越来越近了。现场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充分证明了民心所向、党心所向。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青海发展要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抓住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把准省情特点,发挥竞争优势,立足青海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畜产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食品产业,走出一条符合省情特色的发展之路。要坚持把扶贫攻坚与现代旅游业、生态农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
王予波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政治、有定力、重改革、接地气。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是盛世气象前所未有。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其中最得民心的是反腐败,最惠民生的是反贫困,最顺民意是反污染,二是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党中央的领导坚强有力,“中国之治”举世嘱目,全国各族人民人心向上,“四个自信”已融入到每个人的血脉中,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奋勇向前的信心和劲头前所未有。三是使命和责任前所未有。当前,全省各族人民正凝心聚力,奋力以“四个转变”落实“四个扎扎实实”推进新青海建设。我们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要加强学习、提高本领破解难题;要狠抓落实、力戒空谈,交好时代答卷。
张光荣代表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政治、很实在,是一个好报告,我完全赞成。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顶住下行压力,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抓住改革主线,发展活力和质量不断提升;着力改善民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前所未有局面。青海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站位高、抓得实、效果好。成绩来之不易、变化令人鼓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非凡的政治智慧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符合国情的,是引领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建议对青海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给予倾斜支持;健全规范系统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增加经营性收入的政策体系。
代表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加强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容说:“为了落实好总书记让清洁能源更好造福人民的嘱托,我们全省规划了两个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国家能源局已经批准,我们青海省建设全国第一个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到去年年底,光伏的装机已经达到791万千瓦。”
全国人大代表张永利说:“报告围绕现代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大安排和部署,为我们企业今后的发展,更加坚定了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聚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项涉及民生的问题被重点提出,或纳入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令代表们内心温暖。
全国人大代表孟海说:“总理的报告,饱含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关怀。通篇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
全国人大代表沙沨说:“2018年的工作建议,又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美好的蓝图,目标明确,清晰,字里行间,处处时时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处处能感受到,把我们国家建设成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心。”
程立峰、孔庆菊等代表,还就加大力度支持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农牧区教育等提出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