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昂首崛起 架起城乡一体桥梁
随着一座座新型城镇的崛起,高原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无限希望,走出一条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跨跃发展的新路径。
“十三五”规划起步之年我省将建成80个重点城镇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作为建设目标。西宁市作为新型城镇建设的“龙头”先行跨出一步。伴随海湖新区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板示范城区,产城融合发展一路快速延伸;作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区,海东市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三年累计完成投资170亿元,建成区达34平方公里,新型城镇已初具规模;民和县川垣新区、互助县东城区城市框架日益拓展,显现集聚功能;循化县十里经济带、穆斯林产业园与化隆县巴燕、群科双城建设步伐提速,城乡一体发展驶入快车道。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汇聚了党心民意,显出巨大能量,积蓄了巨大潜力。
海西州在新型城镇带动全州率先脱贫清零的同时,调整完善户籍、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方面的制度政策,全力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河南县优干宁镇将一批牧户搬迁到新型城镇的集中安置区,引导牧户在掌握一技之长后就地安置就业,实现“迁得出、立得住、能致富”。
一座座新型城镇以不同的风情、各异的面貌耸立于千里草原,大漠戈壁,河湟谷地,同时也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从规划到建设的整个过程。
海晏县以“景城一体、产城融合”为思路,启动建设该县单体项目投资规模最大的“印象海晏”文化旅游商业城建设项目,以此为平台,引领农牧民在转变生产方式后,走向文化旅游产业舞台。
格尔木市以城郊生态绿带和城镇绿道为纽带,生态园林绿地渐成网络,让群众在新型城镇建设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
新型城镇建设在托起居有所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等一个个福祉,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