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青海:下好“绣花”功夫 做好“精准”文章

来源: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作者:编辑:陈艳发布时间:2018-02-21 查看数0

2017年,我省实现7个贫困县摘帽、525个贫困村退出、15.8万贫困人口脱贫,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10.3%下降至8.1%,贫困地区面貌不断改善,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眼下正值产羔期。不久前,海西州天峻县快尔玛乡曲尕追村牧民华桑仁青家的一批母羊也顺利产下了小羊,天气虽然寒冷,可20只小羊全部成活。

天峻县快尔玛乡曲尕追村牧民 华桑仁青说:“以前的话我们的羊都在羊圈,露天的,所以冬天产的小羊容易被冻死。去年,村上给我们修了暖棚,这个作用就很大,母羊和小羊在里面不怕冻,羊羔的成活率也就高了。”

着力解决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是曲尕追村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目前曲尕追村已建起40座暖棚,形成产供销一体的畜牧业产业链;全村70多户牧民搬进金融扶贫安全住房,出行难、吃水难等问题得到解决。

天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扎西才让说:“通过实施金融扶贫贷款建设项目,牧区面貌明显改善,牧民生活条件显著提高。”

2017年,曲尕追村实现脱贫“摘帽”,但牧民们走向致富的步子没有停止,接下来,村里还有更高的发展方向。

天峻县快尔玛乡曲尕追村驻村第一书记 田鸿说:“巩固我们的脱贫成果,通过电商这样的产业链项目,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畜牧业产业发展同步进行,带领曲尕追村所有的牧民致富奔小康。”

在乌兰县茶卡生态扶贫产业园,通过公司+合作社+牧户的产业经营方式,合作社、牧户以草场、牛羊流转入股生态农牧业公司,由公司统一实行规模化养殖,定单收购,最终实现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线上线下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

乌兰县吉仁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国辉说:“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把财政的扶贫资金,通过折股量化和物化,实现综合的一、二、三产业效益。同时,我们又通过“双百”,就是百企联百村,百企联百户,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和脱贫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渠道。”

2017年,这家生态农牧业公司向全县建档立卡的908名贫困人口发放分红共计240万元,确保贫困户每年能够稳定增收。

乌兰县茶卡镇乌拉哈达村牧民 格西木说:“这几年我的股份也增加,我自己也高兴。”

如今,产业扶贫已成为乌兰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渠道。2017年全县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增至7600元,达到脱贫摘帽条件。

乌兰县委书记 李元兴说:“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强化金融支持,加快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补齐发展短板,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稳扎稳打,奋发有为。2017年,青海扶贫工作在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都达到新水平。全年共投入行业扶贫资金63.5亿元,新改建乡村公路6000公里,改造贫困户危房2.2万户,巩固提升531个贫困村的饮水安全水平,改造332个贫困村的电网,新建249个贫困村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开通320个贫困村宽带。实施26.43万贫困人口到户产业,实现有意愿有能力的42.63万贫困人口全覆盖。

2018年,青海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政策落地,实现12个贫困县摘帽、500个贫困村退出、15万贫困人口脱贫,奏响青海高原脱贫攻坚恢弘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