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致富路上闹新春】村民进城 易地搬迁搬出新生活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加大资金投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数万户农民搬进了新居,一些农民还搬到了城市,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走进民和县川口镇史纳村的北山新区,处处能感受到春节的喜庆气氛。村民李崇录今天格外高兴,因为他领到由乡政府和爱心企业捐赠的液晶电视,刚一到家,李崇录就琢磨着安装起来。
民和县北山乡庄子沟村村民 李崇录:心里高兴得很,我们能过一个祥和、平安的吉祥年。
除了这“小喜”外,李崇录家还有个“大喜”。那就是去年年底他和乡亲们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北山乡庄子沟村易地搬迁到县城安置小区。今年是他和家人在城里过的第一个春节,用李崇录的话说,心里热乎乎的。
民和县北山乡庄子沟村村民 李崇录:水、电、气全部都通了,你看,我们住在这个四楼上,太阳一照,天然气不烧也非常暖和,这就是党和政府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和幸福。
从山上搬到山下,从农村走进城里,从土坯房住进楼房,从农村到城市,如今,对于李崇录来说,一切都方便了不少。
民和县北山乡庄子沟村村民 李崇录:山里你就买个菜蔬一天下来坐车,一天还办不全。这下来就方便,到(商店)新鲜东西买过来就吃上了,交通也方便,娃娃们上学、就医全都这搬下来着。
好日子离不开好政策的落实,也离不开好干部的努力。看到村民们喜气洋洋过新年,乡干部们也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
民和县北山乡副乡长 白世继:作为基层干部,我们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服务好百姓,看到百姓住有所居,我感觉我们这一年的工作是值得的。
今年,湟源县大华镇崖根村的王秀英也迎来了不一样的春节,第一年经营种植的蔬菜温棚有了收益。这些天,正是春节蔬菜市场销售旺季,一大早,王秀英就忙活着采摘蔬菜。
湟源县大华镇崖根村村民 王秀英:现在我们上市的有辣子、小叶菜、油菜。像辣子上市的时候,一斤能卖四块钱,收入比较好。过年期间,可能这些辣子卖完收入一千块钱。
2015年,在国家扶贫项目的扶持下,湟源县大华镇、波航乡、东峡乡等乡镇的贫困村,整村搬迁到城关镇的丹城佳苑小区,村民们住进100多平方米的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湟源县大华镇崖根村村民 王秀英:以前上头村里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子,比较冷,现在住到楼房上了也亮堂、暖和,改变了许多。
为了让搬迁户住得稳、能发展、早脱贫,2017年,在湟源县委组织部的帮助下,西宁市一家草业公司将17栋温棚,零费用出让给15家搬迁户种植蔬菜,发展生产。
湟源县大华镇崖根村村民 王秀英:像我们这些易地搬迁户到县上来,生活也比较困难,没处务工,我们就想着种一个温室,改变生活。
思路决定出路。王秀英与其他14家搬迁户每家申请承包了一栋温棚,成了“住高楼、种蔬菜”的城里农民。
湟源县大华镇崖根村村民 王秀英:种菜的时候我信心满满。不会种的时候,有农牧局老师们过来指导,还有定点培训、观摩,慢慢学着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技术。现在大棚干活的时候,我轻松多了,经济上的收入也改变了一些。
面对新一年的生活,王秀英有着更高的打算。
湟源县大华镇崖根村村民 王秀英:新的一年,我的想法是再承包两个大棚,希望我的菜长得好,我的经济收入有些改变,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穷不生根,富无天生。对于李崇录、王秀英这样的深山贫困户来说,只有搬出“穷窝”,方能实现源头治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