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土炕变身电热炕 环保清洁过暖冬
1月10号,海东供电公司在互助县班彦村实施“柴改电”项目,让老百姓在清洁环境中温暖过冬。
从柴火炕到煤炕,再到现代化的电热炕,青海老百姓的土炕取暖方式越来越趋于节能环保,农家的土炕洋溢着家的温情,清洁能源的电热炕也温暖着农家人的心扉。
冬日的青海农村,但凡家中有客来,围坐在炕上拉拉家常、讲讲逸闻趣事,显得其乐融融。
烧土炕是青海农村取暖的重要方式,燃料主要有牛羊粪、柴火和散烧煤。一到冬天,广大农村烟雾缭绕,随处可见,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同时,散烧煤远距离运输的高成本也增加了农民的生活负担。
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村民 永青说:“原来我们山上住的时候,煨炕用的是麦草,煨的炕有时候热有时候不热,有时候烫的睡不着。”
“电热炕”是利用碳晶电热板电场作用,以远红外辐射对外传递热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使用成本为普通电热毯的一半。班彦村是海东市易地扶贫搬迁重点项目实施村,国网海东供电公司通过开展 “柴改电”工程,为当地132户村民安装了“电热炕”。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市场部主管 刘栋说:“像这个炕每天的用电量就是2-3°之间,一个月80°电左右,电费就是30多元钱,比老百姓平时用的电热毯每个季度要节省将近100元钱左右。”
目前,国网海东供电公司所辖民和、乐都、平安、互助四县区已实施取暖在内的电能替代项目102个。正如班彦村村民所说,炕还是那个炕,但炕是热的,情更是满的。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 刘玉文说:“从2018年开始,我们将在辖区全面推广“电热炕”柴改电项目,将为辖区群众日常生活取暖压降传统采暖三分之一以上的成本,每年减少燃煤消耗10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 ”
从烟熏火燎的传统土炕到干净方便的电热炕,改变的不仅是广大群众的生活品质和消费理念,更有力地推动了能源的绿色转型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着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