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让科技创新发挥前沿引领和示范支撑作用
青海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全社会科技创新热潮加速兴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实现历史性突破。
进入“十三五”以来,青海省科技部门转变观念,从优化创新政策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入手,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全面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十三五”期间,青海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幅不低于20%;对科技型企业由财政科技经费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政策松绑,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源头活水。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31日,青海科技成果登记首次突破500项,达到510项,同比增长8.5%;其中,应用技术成果372项、基础理论成果114项、软科学成果24项。每万人拥有科技成果0.85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多。
创新驱动,点燃了青海高原绿色发展引擎。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发展战略。中科院、青海大学等科研单位承担的总投资4000万元的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项目启动;围绕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柴达木地区、湟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彻底破解了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的难题;构建星-空-地一体化监测方法,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与生态保护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与精准化服务;海西州通过发展高原生态循环农牧业,使柴达木枸杞成为地方农牧经济支柱产业,出口量和创汇位居全省农产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