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持续强化金融服务“三农”职能,围绕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加快改革创新,强化科技赋能,为农村牧区加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话一直是我省畜牧业融资难的真实写照。2021年以来,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借助“物联网”技术,率先推出的以牦牛、藏羊等活畜为抵押物的金融产品“乡村振兴活畜贷”,填补了活畜资产抵押融资的空白,使广大中小企业及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位于湟源县申中乡的青海寿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就是我省的第一批受益企业。这两天他们正给新购进的小牛打“耳标”。
中国农业银行湟源县支行业务部经理 马生超:这个耳标就是每一头牛都有一个专属的身份证号码。我们通过这个三方平台软件,可以实时监测抵押物的活动情况,方便我们实现实时的动态监管。
青海寿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陈义青:最初我们不知道牛还可以贷款,2021年的时候给我们“活畜贷”贷了140多万,然后到今年给我们贷了460多万“活畜贷”。现在我们的牛也增多了,增多之后在这周边也带动了一百多户农户。
产业要发展,农牧民要增收,如何让农牧户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今年5月,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与省农业农村厅和省乡村振兴局联合推广的20万元5年期,免抵押、免担保,涉及种植、养殖、运输、经营等多个领域的“富民贷”业务,从15 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扩大到全省39个脱贫县。精准“滴灌”帮扶到户,支持脱贫地区农牧民通过生产增收稳定脱贫成效。在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的夏季草场上,牧民兰公叶就利用“富民贷”,新购买了200只母羊。
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村民 兰公叶:这是我第一次向农行贷款,额度高、利率低,还有5年的贷款期限,对于我们来说真得非常划算。现在加上我新买的200头羊,家里总共有600头羊了,我觉得今年我的收入会特别好。
聚焦脱贫地区成果巩固金融需求,延续优化创新金融产品供给,目前,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累计发放“富民贷”10亿元,惠及全省7028户农牧民,满足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和到户产业资金需求。与此同时,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2021年来累计投放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领域贷款420亿元。截至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各项贷款较年初净增74亿元,“惠农通”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全省所有乡镇和82%的行政村,金融服务助力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委书记 行长 潘峰:下一步,我们农业银行将继续创新推广特色的产品,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力争在三年内审批重大项目贷款达到2000亿元以上,发放县域和涉农贷款达到1000亿元以上,为我们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海农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