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承包“老荒地” 李连和让家乡绿起来

来源:海东日报作者:周晓华编辑:陈艳发布时间:2020-10-22 查看数0

他说,他见不得山地被荒废,最想让山坡绿起来;他说,他现在每天都在过植树节,因为他想让家乡的荒山早日焕发生机;他说,他现在做的事,只是在完成曾经未完成的绿色梦。

他就是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新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和。出于家乡山水的迷恋,多年来,他一直把自己与家乡的绿水青山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金秋十月,海东市干部群众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秋季植树造林“大会战”。李连和也带着乡亲们上了山,忙着修缮滴灌设施。“植树的季节又到了!”李连和说。

乐都区高庙镇新庄村,被附近的乡亲们称为卯寨新庄村。因为有了卯寨这个新兴的乡村旅游景点,新庄村才有了现在的面貌。10月20日,虽然不是周末,但卯寨景区人来人往,一辆接一辆的私家车驶向停车场,许多省内外游客纷纷来到卯寨,品河湟文化、购民俗产品、赏乡村美景,绿水青山让游客流连忘返……

走进卯寨,从东山观景台上放眼西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挂在半山腰上,让走进卯寨的每一名游客过目不忘。李连和介绍,如今的卯寨景区,原来是一处废弃的砖厂,由于制砖不利于环保,2012年砖厂停止生产。在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他承包上百公顷荒山绿化造林,以这处废弃砖厂为舞台,规划建设打造起了一个集文化文物鉴赏、民俗农事体验、休闲观光采摘、娱乐餐饮购物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

说起眼前这满眼绿意、处处鸟语花香的小村庄,李连和滔滔不绝。“卯寨这个曾经‘拉着鼻涕的尕丫头’,已经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了,原本落后贫困的小山村正成为了全省旅游界的标杆。”

如今,山绿了,水清了,花儿开了,卯寨焕然一新。卯寨景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荒坡荒山到绿水青山,由一个穷山沟变成了“金窝窝”,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但是,曾经的卯寨沟,陡峭山坡处处可见,山坡上一片片泛红的,是栗钙土。这种土遇水即散,太阳一晒就又板结,树苗种一批、死一批。“栗钙土还伴生着大量碎石,山势陡峭、沟岭相间,土壤贫瘠、地形破碎,再加上气候寒冷、干旱缺水,种树特别难!”李连和感慨道。

对于李连和而言,再大的困难都挡不住他对绿色的渴求。7年前,年近花甲、在外经营企业的李连和,选择回到新庄村,自筹资金,先后承包下240公顷荒山荒坡搞绿化。他并非独行:“每年义务植树时,城乡的人们聚在山头,人山人海。就连进城务工的村民,都不计报酬赶回来种树,有人说‘给娃娃们多栽几棵树是好事,咋能要钱呢?’那场面,我每次回想起来都很感动。”

“刚开始想的是先让这座山绿起来,看着也舒服一些。”李连和说。多年来,李连和把荒山治理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和责任,日复一日地造林、守绿、护绿。经过几年的不懈奋斗,昔日光秃秃的黄土坡终于披上了绿装,村庄环境变好了,同时植树造林增加了群众收入,提高了群众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更为后代创造了赖以生存的优美环境,让卯寨沟的自然风光大变样。然而,在他的规划里,绿化环境才是第一步。

只美化了环境还不够,怎么才能把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李连和想到了发展乡村旅游。他说:“现在树长起来了,村庄环境美了,要把这一片青山绿水让更多人看到,让大家都感受到新庄村的变化。”为此,他开始投身乡村旅游,打造卯寨新庄村。

为了实现让新庄村更加美好的愿景,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后的最初几年,李连和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累计投资1.2亿元重点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卯寨文化旅游景区,带领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前来游玩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景区有着浓浓的田园气息,是一处恬静休闲的好去处,全家人非常喜欢。乐都区市民袁静说:“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还能体验到农家美食,对于我们本地人来说是莫大的福利啊!”

“荒山绿了,风景美了,游客自然就来了。”谈起卯寨景区的发展,李连和说,作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景区自2017年4月运营以来,全年接待游客数量日益增长,收入可观。截至目前,周边农户开办农家院、小卖部、小餐馆10余家,樱桃采摘观光园3家,农户小摊点9家。靠着这片他和村民们亲手呵护出来的青山绿水,新庄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李连和说,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可真好,我就是要带领大家把荒山变绿,让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把卯寨沟建成美丽的景区,让全域旅游照亮村民的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