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高原“浴雪奋战”的养路人
1月14日,随着又一轮降温降雪,短短的2个小时内,环青海湖鸟岛、刚察地区降雪量达到了100毫米,西宁工务段鸟岛线路车间的26名干部职工正在“浴雪奋战”。
8时,车间急促的电话声划破了宁静的清晨。随后,车间主任周学儒边组织职工边说:“接车站通知,需对鸟岛站道岔进行应急除雪,大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携带工机具,紧急集合。”
15分钟后,10名抢险队员携带安全木楔、扫帚等工机具集合在青藏线K226+500km作业通道门处,等待命令下达。
“经过两个多月的冻害整治,随着青海湖全面冰封,路基基本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稳定期,我们的劳动强度也有所下降。”副主任逯明边清点工机具边介绍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8时30分,“命令”下达,“时间只有40分钟,我们得分成两组,一组由我带队、一组由逯主任带队,分别对东西岔区进行除雪,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因作业时间紧张,周学儒重新进行分工。
路面积雪有100多厘米,从通道门到作业点有500米的距离,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他们分别排成一字队形奔向鸟岛站东西两头的作业地点。在这平均海拔3200米,含氧量只有65%的雪域高原,想要快速行动的他们,看起来有点力不从心。“时间太紧,重点对叉心和尖轨辙部位全面进行清扫。”快速放置好安全木楔后周学儒说道。
每一组道岔清扫完毕后,都要由作业负责人再次检查确认、撤出安全木楔,并联系车站转换道岔:“驻站防护员,鸟岛站1号道岔已清扫完毕,申请转换道岔,确认设备状态。”
现场除雪时扬起的雪花,又洒落在了他们身上,如同还在降雪一般,发梢上挂着些许汗水结成的小冰柱,眉宇间结满了夹杂着雪花的冰霜,埋在雪地里的脚早已麻木了。可是,谁也顾不了这些,他们此刻唯一的目标是在40分钟内清扫积雪,确保线路几何尺寸无超限处所,具备列车放行条件。确认了1号道岔转换正常、设备良好后,他们又快速地奔向了下一个作业地点3号道岔。
8时55分,驻站防护员马化正通知现场防护员:“41063次列车接近鸟岛站,请作业人员下道避车。”
此刻的青海湖北岸冰衣裹体,寒风刺骨,列车通过后带起了更加强劲的风雪,如同刀割般划过脸庞,但他们只是本能地扭过头去,却始终站立如松,严格执行着迎接列车的标准化作业流程。
9时05分,两组人员再次汇合在作业通道门处,另一组负责人逯明搓着手向周学儒汇报着情况,确认工务设备良好后,周学儒立即联系驻站防护员:“工务设备正常,具备列车开通条件,申请开通线路。”
9时10分,线路开通命令下达,他们没有急着返回驻地换一双暖和的鞋,依然认真地对管内容易积雪的区段再次进行巡查。“最近持续降雪,要确保道岔设备的绝对正常和列车运行的安全畅通,就要以雪为令,时刻准备好应急出动,在第一时间内扫雪除冰,消除隐患。”周学儒边向前方的线路眺望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