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 :围栏封育专人管 公益林保护显成效
近年来,海西州生态建设、森林管护、草原生态管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按照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海西州正在努力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每天早上,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中村的张秀琴都会到镇上的人工林林地浇水、整地、捡拾垃圾。从贫困户到护林员,从每年打零工微薄的收入,到每年3万多块钱的进账,张秀琴一家的生活显著改善,她也为能给家乡的生态环境做贡献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海西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中村护林员 张秀琴:浇水护林,这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好事。
海西州格尔木市林业站管护队队长 刘永昌:这两年通过精准扶贫,公益林上招了二百二十四个护林员。涉及的户数达到一百八十九户。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格尔木市依托退耕还林(草)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重点工程,全面落实43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任务,设11个管护站,管护责任书签订率达100%,落实率达100%。
海西州格尔木市林业局副局长 贾青松:这个公益林管护,主要推行的是家庭合同制管护这种形式,而且为了确保资金落实到管护员的手中,我们在资金兑现上实行一户一卡,一人一卡,直通车这种制度。
相对我省河湟地区,海西植树造林时间要略晚一些,前几天一场大雪将乌兰县哈里哈图国家级森林公园公益林区装扮的分外美丽,在乌兰县林业系统工作了三十五年的冯体华带着护林员在森林公园内开展日常巡护工作并清理渠道堵塞物,谈起这些年公益林管护,他深有感触。
海西州乌兰县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管护站站长 冯体华 :全县森林覆盖率在短短的几年内从12.28%增长到目前的16.62%,都得益于国家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实施,而生态公益林管护就是乌兰县生态建设的一个绿色起点。
哈里哈图为蒙古语,意为松树生长的地方,总面积5170.5公顷,是柴达木盆地中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这样的原始森林在柴达木乃至青海省已很少见,主要树种由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等树种组成,树龄高达300到500年。
海西州乌兰县林业局局长 唐生林:这几年随着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项目的实施,乌兰县公益林保护面积十几年间增长了近四倍,林地面积达到66万公顷 ,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1.1%,森林覆盖率居海西州首位,达到16.62%。
树,是茫茫荒原最明亮的希望。绿,是美丽中国最动人的底色。(请出字版)自2005年我省全面实施国家公益林建设以来,海西州国家公益林管护补偿面积由“十一五”初的57.71万公顷增加到“十三五”初的143.56万公顷。全州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的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增加29.6万公顷,占全省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的36.07%。面对未来的生态建设,海西林业人更是信心满满。
海西州林业局局长 洛桑才让:海西州143.5万公顷的国家级重点公益林是柴达木盆地最重要的生态基础,每年达到1.6亿元的重点公益林中央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柴达木盆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也是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最直接、最有效、最持久的保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