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童璨:当个群众认可的基层干部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咸文静 贵组宣编辑:赵文莉发布时间:2018-05-09 查看数0

提起对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党委书记童璨的印象,跟他搭档过的人都会说出两个字:务实。从机关单位到基层乡镇、从普通干部到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20多年的工作经历着实让这个曾经对三农工作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能和基层农牧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知心人”。这样的蜕变,绝不仅仅只靠“务实”二字。

2月12日,这天距童璨到河阴镇任职还不到20天,一大早,憋了一肚子火气的辖区群众李文德推开了书记办公室的门。骂骂咧咧地说道:“法院就是欺负我,这个结果我不服!”

见状,童璨停下手里的工作,起身一边给他让座,一边给他倒了杯水,并用安慰的口气劝导李文德让他慢慢说。喘了口气的李文德一看书记如此谦虚且耐性,就把自己的不满一股脑的倒了出来。

原来,今年74岁的李文德一直跟儿子李金泉一家生活在一起。五年前,李金泉和大舅哥合伙办起了砖厂。平常,李金泉负责厂里的工作,并不插手财务。几年下来,只从厂里拿到一万元。不久前,砖厂倒闭,李金泉却没拿到一分钱。在法庭上,由于砖厂财务报表不健全,二人合伙一事又缺少人证物证,李金泉先后两次败诉。眼看辛苦勤劳的儿子诉苦无门,李文德越想越气,这才闹到了镇政府。

“儿子辛辛苦苦干了五年就拿到一万元,别说本钱,还欠了不少债,两个孙子要上大学,儿媳妇也因为这事儿离家出走。将心比心地说,遇到这些事,谁不上火?”仔细了解情况后,童璨引导他继续向省高院申诉,并安排镇司法所所长王发浩对此事再作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并要及时联系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一看镇上的领导都在为自己寻办法、找路径、出主意,李文德老人家的心态也渐渐平和下来了。

说群众话,办实在事。童璨说这是自己从多年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最基本经验,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勤政为民、不忘初心的本质所在。

但对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悟出这一点并不是一段顺风顺水的故事和经历。

2009年5月,在组织部工作8年后,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出众的工作能力,童璨被调任到河东乡担任副乡长。先比原先在组织部门的机关工作环境,到基层任职后,给童璨的第一反应就是不适应。

“和群众打交道太困难了,大家都是我行我素,根本不听你的。”就这样,四处碰壁的童璨整天蔫头耷脑,更别提有什么工作激情。

但就在这时,麻烦事来了。

县委、县政府决定要在河东乡马家西村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安排他负责协调村道拓宽、村民门前厕所、畜棚拆除等重难点工作。

从未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童璨主观上觉得自己作为乡上的领导干部,村民理应按他说的办。可现实并不是这样,一到村里他才发现群众并不买账,几个回合“较量”下来,工作毫无进展。

问题出在哪呢?

不好意思向领导“求助”的童璨开始自己琢磨起来。想来想去才发现,问题就是出在自己不务实的工作作风上。

动员群众拆除畜棚、厕所是否应该?老百姓的权益如何保护?学政策、看典型,翻材料、找专家,几天后,当童璨再回到村里时,自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村里的路为啥要修?大家出门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畜棚拆不拆?一到夏天,巷道里臭气熏天,人人都是受害者。”

从要求群众怎么做到告诉群众为啥要这么做,自己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的小变化却引起了工作推进和落实的大不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群众们开始主动配合他的工作,新农村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童璨也在内心告诫自己:要想干好基层工作,自己要先懂法律、懂政策、转作风。

这些总结出的基层工作经验也一直深深的扎进了他以后的工作历程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6年8月,童璨根据组织安排,赴全县最大的河西镇担任镇党委书记。一上任,就给镇上的办公室主任黄生菊出了道题:安排一下行程,半个月内自己要把全镇的30个村(社区)走一遍、调研一通。

这次调研,让童璨印象深刻至极。

“老百姓要脱贫,住房保障是第一步。盖房国家是有补助,但还是有些群众拿不出自筹款。”2016年年底,经过开会研究,河西镇决定整合资金,对全镇43户住房条件差的贫困户进行房屋统建。这些贫困户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住进新房子。

得益于这项“交钥匙工程”,去年下半年,上刘屯村一社的贫困户崔玉祥和儿子搬进了57平方米的新房里。新房不仅宽敞明亮,连房子的封闭都做好了,老崔和家人心里感动极了。住房问题解决后,老崔还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还要照顾残疾的儿子,可父子二人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回忆过去的工作,让一直跟随童璨下乡的办公室主任黄生菊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

“第一次为书记准备材料时,写了几句套话,书记一看,立马让我修改。‘高大上’的语句全部去掉,只写‘实打实’的工作。”也正是因为如此,黄生菊有时周末加班到村里了解情况,碰到童璨在巷道里和老百姓拉家常时也不觉得意外。“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实实在在干工作、设身处地为百姓。”

像咔哒咔哒严密咬合的齿轮,童璨对工作完成和准确的执念似乎与生俱来。 “虽然他从河西镇转任到现在的河阴镇与我共事时间不到4个月,但童书记工作作风让我敬佩不已”河阴镇党政办主任张进竖起大拇指如是的说。

“就拿精准扶贫工作来说,书记要求我们对数字统计必须做到准确无误,贫困户的情况也要心中有数。”虽然对工作要求严格,但童璨对干部的关心也让张进心里暖暖的。谁家遇到困难,童书记第一个去慰问;谁生病住院,童书记总是关心照顾,就是平时干部职工的头疼脑热、伤风感冒也会无微不至……

“党员干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对我们不满意,实际上就是不满意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上面有好政策,下面得执行好。基层工作就得带着对群众的感情干,这些经验,在机关可学不来。”说起这些,童璨有些感慨。提起“2013—2017年度全省综治维稳先进工作者”“2015年度全州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等荣誉,他说这是和同事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对我来说,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才是我最大的荣誉。”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