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我省优秀青年素描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编辑:赵文莉发布时间:2018-05-04 查看数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青年是一个群体,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对于青年人来说,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我们要让青春更美丽,就要不惧艰难险阻,为之奋斗,敢于拼搏,志比云天。习总书记勉励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模范典型人物,他们紧跟时代潮流,勤奋学习、勇于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们选登一批优秀青年的事迹,以期以他们的奋斗和模范带领作用,引导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让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铸就忠诚无悔的警魂

刘贺贺,今年33岁,2003年12月入伍,现任西宁市公安消防支队城中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刘贺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领中队战士出色地完成以执勤灭火为中心任务的各项工作。本着对消防事业的酷爱,他认真钻研业务理论,苦练军事技能,在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中,舍生忘死,为人民消灾除魔。入伍15年来,参加和指挥灭火战斗、抢险救援千余起,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总队、支队嘉奖,多次被青海消防总队及西宁公安消防支队评为“十佳优秀士官”和“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5月和2016年5月分别被西宁市团委授予“最美青工”和“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017年05月被共青团青海省委授予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谱写奋斗的人生华章

赵月灵,今年30岁,现任海东市乐都区月恒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家庭贫困,艰难求学,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诚信做企,被政府部门多次嘉奖,在创业期间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顶着重重压力,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大学生乐观奋进的壮美乐章。2016年6月被共青团青海省委推选为“青海向上向善好青年”。2017年被青海省妇联评选为青海省三八红旗手。2015年走进团省委“向上向善好青年”青春故事分享会基层行,深入农村牧区分享青春创业故事,传递青春正能量。2016、2017年被省、市,区妇联评选为创业典范走进青海各州县宣讲作报告,西部骄子大型人物文集走进青海书写这位大学生创业的风采故事。

助人为乐勇做一线事业“领头羊”

马鑫,今年31岁,现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货运二车间货运一班班长。2015年10月根据盐湖股份公司党委安排,前往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湾塘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曾荣获“化隆县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青海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青海省“五四青年奖章”。2009年退伍转业到销售分公司货运二车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凭着自己的踏实努力成长为一名货运班长,2016年他所带领的货运一班荣获股份公司优秀团队建设班组。2016年8月9日,他与同乡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水中,成功挽救了四条鲜活的生命。精准扶贫期间,他亲自前往山区,克服山困难,与驻村书记一起多方筹集资金,与相关部门联系成立农村土鸡养殖合作社并担任董事长,当年就实现经济效益十几万元。同时为村里招商引资、为贫困户助产助销、为村民引种藜麦等经济作物,把公司精准扶贫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竭心尽力为村民排忧解难,深受村民的信赖。

精益求精争做高原“工匠”

金柱,今年34岁,是河南能源义煤集团青海义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聚乎更一露天煤矿生产技术科副科长。2011年以来,金柱带领技术员完成了9个大项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资料的组织编制工作,为木里煤矿通过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技术员缺少的情况下,他连续六年组织编制木里煤矿生产经营计划,保证了高产高效。2014年以来,他带领技术人员规划设计了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尤其是排土场种草复绿工程,经过种植后顺利通过了国家5部委联合验收。他每年年初编制防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确保雨季安全生产。六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河南能源“最美矿工”、义煤公司“最美矿工”、义煤公司“十大青年”、优秀创新工作者等殊荣,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志愿服务点亮无悔人生

张煜,今年27岁,是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生,一个从困境中成长的新时代大学生。五星级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7年,累计服务3000余小时,组建了全省首支爱国卫生志愿服务队、大学生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成立了无偿献血、尕布龙绿色环保、艾滋病防控、网络文明、助医支教等十余支专业志愿服务团体,主持各级志愿服务项目十余项,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上百场、累计获益上万人。曾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奖、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五星级志愿者、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服务365”上榜人物、青海省优秀红十字志愿者、青海省十佳正能量志愿者、青海全民消防我代言公益宣传使者、西宁市优秀志愿者等百余项荣誉。

在高原大地奏响美妙旋律

王世鑫,今年33岁,现为纯音坊文化传媒创始人、音乐总监,青年作曲家、省青联委员。自2006年从事音乐创作制作以来,脚踏实地,始终执着于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创作,近十年来,为众多国内知名少数民族及流行歌手创作制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歌曲。特别是挂牌成立青海共青团新媒体文化工作室后,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以符合当代青年特点为目标,将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充分融合,精心创作、制作出了《我愿》、《哈达般的情怀》、《相约青年之声》、《爱国爱家》等音乐作品,引起强烈反响,被团中央、多家省市团委官方微博、微信及省内外各大媒体进行置顶推广、宣传报道,网络视频点击量80万人次,微博平台总阅读量超过100万人次,微信平台总阅读量超20万人次,深受广大青年的喜爱,得到了一致好评。

坚持做“义工”传播正能量

郭生芳,今年41岁,默默坚持在公益的道路上20余年,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义工”两个字,用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公益”当中,用一颗善良的心温暖着每一个人,把传播爱和正能量当做一生的使命去坚持和努力!公益足迹遍布青海、甘肃、西藏、北京、河南、上海、天津、广州、山东、云南、江西、内蒙古、山西、广西、辽宁,四川,陕西等地区。通过开展的慈善救助、环境保护、践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系列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做好中国人”,真正践行着中华民族大爱无疆的善行。曾蝉联三届中国公益春晚“十大最美中国榜样人物”之一的郭生芳和她的“以孝治家温暖行动小组”成员们,十几年来,以“传播正能量,做好中国人”为己任,无私奉献,真情付出,用自己的一片赤诚诠释出“爱心”的真正含义。

新时代的青海拉面人

马青云,今年36岁,曾经是全村第一个“上班的”,四年前辞职“务农”,和老乡们一起做拉面,创建第一个服务拉面人的企业——化隆拉面服务中心。作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青海省劳模,这位出生化隆贫困山村的80后,为了家乡父老乡亲的脱贫致富和青海拉面的发展,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工作了10年的“铁饭碗”,四年里,他的拉面事业为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多少青海人就是通过他铺的这条路子,走出大山,走向富裕,更有很多人通过他的事业,了解了回族和回族文化,加深了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团结。

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尕松成林,今年28岁,现为玉树青年创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大学毕业后,尕松成林就开始接触藏式房屋装潢,并用攒下的钱买了设备,租了厂房,开始自己独立从事藏式房屋装修。几年下来,有了一定积蓄的尕松成林与十几名当地大学生开始了新的创业——藏饰交易。并于2014年7月9日创办玉树青年创业商贸有限公司,在一年运营中,便成功带动和影响了75名大学生,解决青年就业32人,带动贫困户12家,公司现逐步走向规模化,已确定战略目标,并确立独有的公司文化、公司制度、公司愿景。2015年8月1日,公司挂牌“玉树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他本人也被评为“青海省农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

把爱心奉献给伤残野生动物

赵海龙,今年32岁,是青海省西宁市野生动物园三队队长。他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过硬,在治疗和照顾生病受伤的动物中,不怕脏不怕累,克服随时被传染的危险,站在动物治疗的第一线,亲力亲为,工作以来共参与野生动物疫病治疗超过200例,成功挽救野生动物160余只(头)。特别是在受伤雪豹下半身瘫痪,无法自主排便的情况下,他每天用手从雪豹的肛门里抠出粪便,为了防止受伤后腿感染,每天给雪豹输液6-8个小时,并在-10℃的天气里全程陪同。在一次给骆驼卸饲料时,股骨颈被骆驼当场踩断,在卧床养病一段时间后,他仍带着伤腿再次回到动物园开展工作。作为一名饲养员,赵海龙不计个人得失,以极大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