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推进大学生到村“任职”行动计划 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长云融媒讯(记者:段莉 祁海峰)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头雁”队伍,西宁市湟中区积极推进大学生到村“任职”行动计划,截至2024年11月,114名优秀大学生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到岗工作,发挥所学所长,投身家乡发展浪潮,赋能乡村振兴。
关于化肥紧缺的问题,我们找帮扶单位应该问题不大。把数字统计出来以后,我们去那边协商解决……
在西宁市湟中区土门关乡后沟村村委会办公室,村党支部书记祁永安正在和村“两委”成员一一分析近期入户调查发现的问题,了解村民们的实际诉求,集思广益为解难题办实事。祁永安是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书记”之一,回到家乡,了解村子是第一步。
西宁市湟中区土门关乡后沟村党支部书记 祁永安:我是这个村里土生土长的,2012年自己出去创业。来了之后,把村里面的情况一了解之后,我说要干就实实在在地干,给村民干点实事儿。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村集体经济是增强村庄活力、促进村民共同富裕的关键。祁永安深知这一点,他利用多年的创业经验,带领村民盘活原有村集体经济,探索致富增收新路径。
西宁市湟中区土门关乡后沟村党支部书记 祁永安:定了一套现代的流水线,从月产量5吨,现在增加到日产量是2吨。目前的情况来看,2025年(村集体经济)分红能达到20万到30万。我感觉大学生到村任职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思路比较宽,也有一定的见识,希望就是用我自己的能力、所学,带动村里面的村民共同富裕。
你俩也是大学生返乡创业,对于后备干部政策也不太了解。今天把你俩叫过来,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
鲍董科是湟中区田家寨镇鲍家村人,毕业多年在外打拼。去年,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鲍董科报名参加大学生到村“任职”行动计划,经过公开选聘与“两推一选”,担任鲍家村党组织书记。土生土长的他,家乡情怀浓厚,从村“两委”工作到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对待工作,他一丝不苟,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鲍家村党支部书记 鲍董科:我近期的一个思路就是先把这些基础设施给村民做好,做一些大家能实际能看到的东西,为村民带来更好的一个美丽乡村的幸福生活。
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鲍家村 鲍福科:我们的村干部是新来的,他是大学生,对村里的这些工作也比较认真,然后他也经常跑着给我们村里办好事,这些我们很支持,干得越来越好。
为进一步筑牢村党组织坚实堡垒,湟中区在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上持续发力,强化乡情感召和政策保障,真金白银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目前,率先在全省实现村后备干部和村“两委”班子中均有1名大学生的任务目标,后备干部中有大学生的村占比达到100%。让大学生与家乡双向奔赴、携手同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西宁市湟中区土门关乡党委副书记 胡菁:实施“双师带徒”“1+1”帮带机制,引导参与党务村务、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解等重点工作。重点从农村青年党员、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选拔一批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人员加入村“两委”队伍,实现村“两委”干部学历、年龄“一升一降”。
西宁市湟中区委组织部组织室主任 冶玉虎:2025年,湟中区将锚定村级换届选举,持续深化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突破全日制大学生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村达50%的预期目标。同时,紧密实施大学生书记履职能力提升“五项工程”,切实做好大学生到村任职“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