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冬走基层看落实】向着“硒”望出发
没有一个阳春不是从冬天启程,也没有一种收获可以回避耕耘与汗水,这个冬天,我们采访组,来到海东市平安区,来到被白雪覆盖着的富硒土地,跟着老农人、新农人,向着春天、向着希望出发。
雪后初晴,今天是“种瓜达人”老孟定下的“好日子”。
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农户 孟令孝:现在这个时间,对我来说一个丰收的季节,你看我们这些棚全部现在就可以采摘了。
老孟,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人。十年前,和老伴儿自驾游,没想到,这一游就和海东市平安区的这片土地结了缘。
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农户 孟令孝:我们过来玩,发现你这边这个土地是富硒的,我们内地那边是没有的,所以说我跟家属(老伴儿)就在这边住下了。
十年间,老孟两口子,种菜、育苗、栽瓜,他们种下希望,也种出“甜蜜”致富路。
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农户 孟令孝:把我们山东寿光好的品种引进过来,叫老百姓种了,用上我们好的品种。
收获的日子,总要有些仪式感。老孟两口儿穿上压箱底儿的新衣,俨然“专家二人组”。
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农户 孟令孝:你们自然环境光照时间很长的,光照很强,温差又大,所以说把糖分都积累到瓜果上了,跟我们内地同样的瓜果,它不是一个档次。
不同于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常明庆可以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懂经营、懂管理,也擅长整合产业上下游。
青海彩石合硒生态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 常明庆:今年我们就这样做了,然后对现在是农户种,然后我们就协议已经签了,这一轮,卖就一点问题没有。
从事地质工作十多年的常明庆,在城市化浪潮的多彩选择前,他却一头扎进农村,做起了“新农人”,把乡村当作干事创业的舞台。许多人不理解,常明庆说:地质勘探、农村种地都一个样,都是在地里刨“金子”。
青海彩石合硒生态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 常明庆:“金小米”是我们做的一个富硒产品,除了小米,我们可能还会做其他的比较有特色的农产品。当然主要我们做的还是有机和绿色的。
“有特产无出路。”曾是传统农产品上行渠道的痛点,受制于交通、市场和创业氛围等短板,农村许多好东西“养在深闺人未识”“酒香也怕巷子深”。通过新电商平台,常明庆意外地发现,以批发商为中心的“肠梗阻”突然被打通。
青海彩石合硒生态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 常明庆 :现在天猫、京东,国家的扶贫咨询平台,还有我看我们总共上4个平台,到11月份的时候,我们京东一个平台上就销出去了7000多斤。
在常明庆这样的“新农人”帮助下,传统农业宛如接入了“智慧大脑”,广大农民不仅能和消费者直接对话,还能把田间产品直接卖上餐桌。他们不再担心产品烂在地头,或是被层层压价,他们的“钱袋子”前所未有地鼓了起来。
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西崖头村党支部书记 严春喜:现在冬灌完土质是比较松散,有利于小米的种植,毕竟咱们三河镇这边是富硒这块儿,如果种出来,到时候销路也好,产量也可以。可能往后就会整个村都会发展出去。
岁末年初,老农人、新农人与这片富硒的土地相遇、相知,也在这片土地上收获、成长,田野上涌动着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