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冬走基层看落实】海北:青海湖畔金色牧场 牛肥羊壮走俏市场(上)
初冬时节,寒意已浓,行走在辽阔的草原之上,清冽的湟水已凝结成冰封的河床。放眼望去,一边是连绵起伏的雪山,一边是金色的牧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海北藏族自治州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供了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今天,我们以行进报道的方式,讲述海北州独具特色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
地处青海湖东北岸的海晏县,全域宛如一个绿色生态的“大牧场”,“河清海晏”是对他最形象、最为贴切的美誉。近些年,立足本地资源,草产业成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基础产业。
书记、您好,咱们饲草(料)储备基地属于村集体经济,是吗?
是我们村集体经济,我们村有1.8万亩的人工牧草地。依托人工牧草地,我们建成了现有的饲草料储备基地,库房在14000平方米左右,种子化肥库将近在800平方米左右,还有我们的机械库等。
饲草属于是燕麦饲草?
对,这是我们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推广出来的海拔3000米以上的优质燕麦草,产量特别高。
我们看到,在咱们的仓库里,这些燕麦草已经打包成捆了,摸起来也非常得厚实,一捆燕麦草它的重量有多少?
这一捆燕麦草它的重量大概在45斤左右,以前我们传统的人工收割,现在用到机械化了,我们把这个牧草就是来铡切、揉丝等,就是为了牛羊的适口性更好一点。它现在长度也是又短又细,10公分左右。
咱们刚才提到了说这是村集体经济,每年牧草丰收的时候,一定是我们最繁忙热闹的时候,咱们牧民的收益情况如何?
每年将发放170多万元的流转费,农闲的时候,我们牧民就不用出去外面打工,我们老百姓到我们田里来,每个月人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
是的,饲草产业让我们的牧民群众找到了致富增收的新路径,同时也推进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得到了双赢。
离开饲草料储备基地,我们来到三角城镇西岔村,正好赶上村民祁顺金今天要把家中的羊送到活畜交易市场。
您好,今天有多少只羊运往活畜交易市场? 300只左右。
交易订单都谈好了吗? 谈好了,跟经纪人谈好了。
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和祁顺金一同来到海晏县活畜交易市场,现在祁顺金家里的羊已经全部运送到这里。现场交易的时候,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您好,您做“牛羊经纪人”从哪年开始?
从2018年开始的,将近六年了。
祁顺金他们家中今天的这笔订单要运送到哪里?
运输到四川成都,装了300多只母羊羔。
平时我们订单的交易量,还有发送的频次大概是多少?
平均一星期一车到两车,多半都是发到四川、广东还有云南。
您做牛羊经纪人来说,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你觉得咱们活畜交易市场给我们(牧民)带来哪些好处?
好处多得很,我们直接过磅、打耳标,方便得很。从这个平台,我们直接可以联系到羊主,直接我们电话订单订好,直接拉过来就可以。
通过活畜交易市场,牛羊有了好的销路,牧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也实现了“建一处市场、兴一方百姓”的目的。从草产业起步到活畜交易集中化平台化,海晏县通过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保护草原的同时,让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海晏县牛羊肉产品的知名度提升了,销量也大幅度增加。
我们屠宰完以后的牛羊经过36到72小时的冷却排酸之后,到我们的分割加工车间,进行剔骨、分割、包装,然后进入冷藏、销售。
您刚才提到了一个冷却排酸,冷却排酸对我们肉质有什么样的影响?
冷却排酸的牛羊肉会使肉汁更加鲜美,肉质会更加丰富。
也是这样优良的肉质品质,让我们夏华小牦牛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强。那么在销售渠道和订单方面,公司现在的成效如何?
目前我们在全国有32家经销点,然后是年可销售各类牛羊肉产品2200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一亿两千万元。
公司在海晏县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上,作为龙头企业,做出了哪些工作?
主要是通过我们的产业带动,我们目前已经实现了“八位一体”这样一个产业链,从种植、饲草料加工、牛羊养殖、有机肥料、科技屠宰、精深分割加工、冷链销售到餐饮连锁,从牧场到餐桌这样一个全产业链模式,通过这样一个完整产业链来带动咱们海晏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建设。
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畜产业,鼓起了牧民群众的钱袋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贡献了海晏力量。
采访还要继续,下一站,我们将前往青海湖的西北岸,记录海北州刚察县汇聚合力打好“组合拳”,推动畜牧业加速奔跑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