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冬走基层看落实】抢抓农闲黄金期 培育致富领头羊
进入农闲季节,我省各地农业部门积极开展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组织开展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我省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今年,根据全省农牧民培训工作安排,海东市互助县共组织农牧民100人参加为期12天的培训。当地不少种植大户报名参加以粮油单产提升为主题的生产技术培训班。
海东市互助县生产技术培训班学员 万有森:对油菜籽来说,传统的方法产量在300斤左右徘徊不前。通过推广中心的油菜覆膜技术的推广,我们的产量提高到了600斤左右。
培育高素质农牧民人才,既要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更要强化实操能力。走进2024年度都兰县高素质农牧民培训项目农机培训班,学员冯海军正和其他学员一道,轮流驾驶农用拖拉机进行学习,作为一家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他,已经先后购买各类农机20台。今年,海西州都兰县根据县情实际,组织当地农牧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参加农机培训班,解决农牧民在农机技术及安全操作方面面临的新问题,专业化受训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队伍。
海西州都兰县农机培训班学员 冯海军:我们合作社这次来参加农机培训的有4个人,合作社目前主要缺少农机驾驶员。在学习的这几天,我们学到很多农机驾驶方面的知识,怎么去操作农机设备,怎么去修理农机设备,更好的发展好我们农机作业服务的业务。
今年,我省出台《青海省农牧民培育管理办法》,组织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牧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积极联系科技特派团成员和农担扶持部门在对口县参与培训教学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培育以集中授课、现场答疑、实地观摩、线上学习等形式,重点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能力提升、脱贫地区致富能力提升、农牧民综合素养提升四个专项培训行动。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处长 李凌民:计划培训人员近6000人次,对学员学习成效开展考核评价和跟踪服务,切实将农牧民培育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农牧民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加快推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