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海:家庭医生健康“敲门” 居民在家门口更有“医靠”
近年来,青海紧紧围绕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幸福感,不断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重点人群管理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连续、综合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拿着医药箱,带上检测仪,立秋刚过,西宁市城西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刘娜娜就和同事一起,来到辖区居民范明珠家中进行重点人群上门体检服务,耐心细致地测量血压、检测血糖,详细询问居民的饮食、睡眠和日常用药情况。成为家庭医生签约对象后,许多居民有了这样一个固定的就医习惯,小问题不上医院,先给自己的家庭医生发个微信、打个电话,家人身体有一点儿不舒服,都会有人操心。
西宁市城西区居民 范明珠:每年的体检我要是忘了,她都提前给我打电话,我们家老太太摔了以后,她们都到家里来,我们挺满意的,我俩有单独的微信,我给她一打微信,我请教的问题他都能给我回答上。
为了满足辖区居民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去年7月起,城西区在西宁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在城区各小区、单元楼门口张贴“家庭医生公示牌”工作,绿色的家庭医生公示牌上,有负责楼栋的家庭医生的详细信息,居民们随时可以和自己的家庭医生联系沟通。
西宁市城西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 刘娜娜:家庭医生以“家庭医生公示牌”的形式网格化,在辖区楼栋、单元门口进行公示,更好地为辖区居民在健康咨询、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健康体检等方面提供连续的健康服务,为群众就医、用药、配药提供“一站式”家医医疗服务,最终实现“签约+履约”双提升。
目前,城西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5%,辖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团队共有27支108人,大家分工明确,协同合作,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西宁市城西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毛卫平:我们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根据我们辖区内居民老年人相对比较多,近期流动性比较大的这种特点,会加大家庭医生下社区、进家庭的这种力度频率,然后夯实我们家庭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的内容,根据居民的各种需求,提供不同特色的医疗服务。
注重履约内容,探索服务形式。在海东市平安区古城中心卫生院,辖区居民们正在医生的带领下进行经络拍拍操。为更好地提供特色个性服务,古城中心卫生院4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依托平安区中医院,将中医药技术运用到家庭医生日常履约工作中,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充分融合,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中等疾病不出乡”,让居民在家门有了“医靠”。
海东市平安区古城村村民 金作祥:我腰疼都快一个月了,这里针扎得特别好,我们有啥病,只要你给他一说,他们随叫随到,非常方便。
我省积极探索“3+1+N”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在全科医师、护理、公共卫生医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基本团队基础上,依托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医共体等优势资源,努力构建医防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新格局。
海东市平安区古城中心卫生院院长 谢国花:将医共体业务院长纳入团队,担任团队长,指导并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工作,家庭医生团队依托区中医院中医优势,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医共体举办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将中医药技术运用到日常履约工作中,同时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充分融合,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截至目前,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已实现县(市、区、行委)全覆盖。常住人口签约率达71.93%,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1.82%。全省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308个,为签约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上门服务、错时服务、转诊、用药等在内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家庭医生已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正在全天候为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 李渊海:我们将着力在健全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上下功夫,加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各级公立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深化“六个拓展”,努力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切实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签约居民健康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