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海:引大济湟工程效益显现 水资源实现合理调配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琪发布时间:2024-07-22 查看数0

引大济湟工程作为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是省级水网的主骨架、大动脉,也是一项惠及青海东部湟水流域的重大民生工程。工程极大缓解了我省东部地区300万人饮用水、湟水干流各工业园区生产用水、东部百里长廊特色现代农牧业用水及生态用水困难,为青海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支撑和水生态保障。

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的高店镇,有着“大蒜之乡”的美誉,这里气候冷凉,土壤肥沃且富含硒元素,种出的大蒜品质优良。这几天,村民们忙着灌溉,等待十几天后的丰收。在田间地头的沟渠内,清澈的水缓缓流入,这些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引大济湟工程北干渠的松多水库。根据村民用水需求,松多水库下闸蓄水,合理调配水量。

海东市乐都区高店镇河滩寨村村委会主任邹文略:引大济湟工程松多水库下闸蓄水两年多来,在抗旱防涝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水库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很多。

近期,高店镇河滩寨村的特色产业大樱桃迎来丰收,成串的樱桃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有了水的保障,村民们种植的信心十足。

海东市乐都区高店镇河滩寨村村委会主任邹文略:我们下游的村民吃的自来水、浇地的水、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保障,下游我们有4500多亩耕地,4000多人的饮水、自来水有了保障。

经过27年接续奋斗,2023年,引大济湟工程全线通水,实现了工程“规划图”向惠民富民“实景图”的蝶变。工程可以使湟水流域的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有效改善浅山地区的干旱面貌,每年可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44.8万吨,实现100万亩山区农田“旱改水”,受益范围覆盖我省1州2市5县区的75个乡镇。

青海省水利厅引大济湟工程水资源调度服务中心主任王宏元:2024年度,引大济湟工程已完成5次调水任务,其中有大通河向湟水河流域调水526万立方米,向乐都区、互助县调水240万立方米,向西宁市供水2.88亿立方米,调蓄灌溉量达71.4亿立方米,生态补水达4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湟水河水质和流域生态,提升了水资源集约利用,有效保障了(青海)东部地区的农田灌溉和生活、生产用水。

如今,引大济湟工程按照水利现代化工作思路,坚持“四水四定”的重要水资源管理原则,强化数字赋能,实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不断提升工程运行管理精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青海省水利厅引大济湟工程水资源调度服务中心主任王宏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使引大济湟工程实现智能化的运管、智慧化水资源调度,为我省东部地区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