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海:“青字号” 龙羊峡三文鱼“游”向世界
随着龙羊峡三文鱼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龙羊峡三文鱼越游越远,游出省门,游向世界,成为青海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一张“金名片”。
记者 王芳:我现在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龙羊峡镇,这里海拔2600米,年平均水温12摄氏度左右,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三文鱼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在我身后水域中,水面上有一排排大大小小的圆圈,这些圆圈就是养殖三文鱼的网箱,每年有超过一万吨的三文鱼从这些网箱中捕捞上岸,发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
眼前这片383平方公里的水域,分布有近200个网箱,生长到一定重量的三文鱼成鱼,就会被集中在这片圆形网箱中。工作人员正在依据当天的订单进行捕捞工作。
龙洋知鲜(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杨旭:我们公司年产量1万吨以上,销售渠道覆盖北上广深等40个省市,外贸出口十年。
水域面积大、网箱数量多,加大了三文鱼饲料投喂的工作难度。龙洋知鲜(青海)股份有限公司自2012年开始陆续引进数字化投喂系统、全自动加工流水线、5G基站、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平台等设备,不但提高了三文鱼的产量,也让其品质更加稳定。
龙洋知鲜(青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 马小军:根据每个网箱的数量不同、规格不同,设置的饲料投喂量也不同,在平台上输入哪个网箱投喂多少,几分钟投完,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
在三文鱼产品加工车间内,分片、挑刺、包装,各环节井然有序。如今,在龙羊峡地区已形成现代绿色科技渔业的完整产业链,一条三文鱼从打捞、宰杀、清洗,到加工、出厂、发运,只需5个多小时。
龙洋知鲜(青海)股份有限公司深加工厂厂长 丁传年:我们的产品主要有冰鲜三文鱼柳跟冷冻三文鱼柳,还有冰鲜类小包装的产品,还有一些调味类的产品,引进了欧洲传统的烟熏果木的三文鱼、还有香草腌制的三文鱼。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工人大多来自龙羊峡镇及周边地区,经过培训后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公司累计解决就业350多人。
龙洋知鲜(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员工 李海燕:每个月工资也有五六千,也挺好的。
依托三文鱼资源,当地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形成了集养殖、繁育、餐饮、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链,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浙江游客 徐先生:看了非常多非常美丽的风景,也品尝了当地非常美味的美食,包括了很多不一样的三文鱼的吃法,是一次非常难忘、非常开心的旅程。
截止2023年底,龙羊峡库区三文鱼养殖面积达455.5亩,年产量约12000吨,年销售产值6.5亿元。
龙洋知鲜(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杨旭:公司正积极布局短视频、电商直播等新潜力渠道,希望将龙羊峡三文鱼带给更多消费者,努力让“青字号”龙羊峡三文鱼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依托龙羊峡库区,目前当地已建成拥有亚洲智能化规模领先、品质卓越的三文鱼养殖基地,是国内唯一可全年不间断稳定供货的三文鱼养殖基地。
海南州共和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关却多杰:2023年,共和县渔业养殖及捕捞产量达15229.05吨,年销售产值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