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海:加强幸福河湖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根据《关于持续强化河湖长制 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决定》,我省按照“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的目标,着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眼下,正值湟鱼洄游的最佳时期,沙柳河、泉吉河等湟鱼洄游的主要河道呈现出“一河清水、半河鱼”的壮观景象。在首批青海省17条幸福河湖名单中,海北州刚察县的沙柳河位列其中。全长107公里,流域面积1536平方公里的沙柳河,是注入青海湖的第二大河流,也被称为中国观赏裸鲤洄游的最佳地。
海北州刚察县尕渠村村民 张世英:巡护的总长度两公里多,一个星期巡护三到四次,每次巡护的时候捡垃圾。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作用,促使人们对沙柳河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治理河道23.4公里,防洪达标率达到84%, 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98%,主要入湖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二类以上,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作为湟水河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的北川河,是我省安澜、宜居的代表河流之一。截止目前,这条全长154公里、流域面积3371平方公里的河流,已治理河道近55公里,修筑堤岸110公里,防洪综合达标率达到了99.92%,以高原水城、文化走廊的美名吸引着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西宁市河道治理中心主任 蒋志刚:特别是北川河湿地公园,作为我们西宁市面积最大的一个湿地公园,拥有6处湖泊,5大园区,吸引了70余种鸟类来此安家休憩。
通过实施河湖系统治理,北川河流域河湖管护能力不断提升,在河道边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分区域对辖区范围内的河流进行巡护,全力确保辖区内河道整洁、居民居住环境美化。
西宁市民 王国琼:水也清了、草也绿了,环境也好了,生态越来越好了,感觉越来越幸福。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西宁市打造了以九大基础体系为支撑的河湖长制管理西宁模式,一体推动北川河水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推进智慧河湖、幸福河湖、美丽河湖建设。
西宁市河道治理中心主任 蒋志刚:持续推进流域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开展河道的达标建设,串点成线,聚线成面,推动美丽幸福河湖“精致盆景”串联成“大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