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发有为·实干】海东:园区“绿变”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海东市依托高原资源能源优势,以青海零碳产业园区建设为牵引,通过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助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带动园区实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位于我省海东市的中国首个零碳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为百度、阿里云、腾讯、华为等用户提供优质的算力和存储服务。
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徐潇鹤:所以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我们讲的绿色算力,包括绿电跟绿算匹配、融合,我们这个实际就从源头上就是这么个理念,而且基本上已经实现了。
中国电信海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李海峰:把绿色跟算力融合的,这是一个典型。
同时,作为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已建设标准机架4560架,完成投资3.8亿元。
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徐潇鹤:目前来讲前期还是蛮顺利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制约因素、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的?
中国电信海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李海峰:我们海东市委市政府以及海东河湟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主动协调,目前来看,进展速度非常快。
近年来,海东市稳步推进绿色算力产业核心集群打造,累计投资22.22亿元,相继建成青海移动、青海电信、数据湖数据中心。截至2023年底,建成标准机架总数达1.15万个,占全省的56.9%。
中国电信海东分公司云中台产品经理 王凯:目前我们中心主要承担的任务,就是通过“东数西算”将东部算力需求输送到我们西部进行计算和存储,我们数据中心也是落地了西部的计算和存储服务。
为发展绿色算力产业,全力建设绿色算力产业核心集群,海东市锚定“建设一个园区、落实两项工程、强化三大中心、引进四家算力、争取五个项目、布局多个基地”目标定位,抢抓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历史机遇,不断推动当地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徐潇鹤:青海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打造国家级的绿色算力产业基地,它的重大意义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海重大要求的一个具体行动,同时也是将青海的资源能源优势进行转化的一个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因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路径,以及提高我们青海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应有之义。
紧紧围绕园区四大产业、青海零碳产业园区“4+1”产业体系,海东市重点打造锂电池、风电、氢能等优势互补产业链、零碳技术及试点示范项目,综合园区零碳品牌和绿电优势,吸引省外龙头企业落地,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步伐,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打造碳汇、大数据存储应用、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碳交易和结算中心等优势互补产业链。
据了解,(图表)2023年,海东工业园区实施各类项目34项,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其中,实施工业类项目6项,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19.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68.1%;实施基础设施、商贸物流类等项目28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4.5%。
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徐潇鹤:无论在项目的前期建设、中间的运营、下一步的市场化这些层面上,都提供我们应做的优质服务,让企业觉得在这个园区落地入驻运营很舒心、也很放心、也很温暖。
今年,海东市工业园区还将积极探索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新路径,不断拓展与各支援方在园区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合作的广度深度,积极承接西部发达地区原材料和绿电需求大、用电特性友好、适合青海零碳发展的非高载能产业,集聚竞争新优势,进一步优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新区建设步伐。
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徐潇鹤:青海要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在全国的农业结构转型、包括降碳减排的工作中展现更大作为,就是要点这个题,同时要做好我们具体的贯彻落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