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青海 绿色算力·青海作为】国网青海电力:推动绿色电力+绿色算力深度融合发展
绿色电力和绿色算力的协同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绿色电力和绿色算力融合发展进程中,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加大智能电网建设力度,开展绿电溯源,推进绿电认证,优化绿色电力的生产、传输、消纳,为青海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和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作了《南川工业园区绿电溯源大数据分析报告》,可以看我们南川工业园区去年清洁能源占比达到92.2%、新能源占比达到14.09%……
绿电溯源是释放绿电品牌价值的必由之路,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绿电溯源感知平台实时监测西宁南川工业园区企业清洁能源、新能源占比及绿电应用趋势,服务客户及时掌握清洁能源碳减排情况。
西宁南川绿电配售电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 李秀婷: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园区的清洁能源占比增幅大于西宁市整体清洁能源占比增幅。依托绿电溯源平台,为我们园区的零碳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优化用能结构提供了数据支撑。
基于“互联网+绿电”的创新理念,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全面整合电网运行数据,首创绿电溯源算法模型,建成全国首家绿电溯源平台,动态分析绿电生产、传输、消纳全过程数据,让每一度绿电都“有迹可循”。据了解,省内园区绿电占比已达87.84%,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202.2万吨。
国网西宁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办公室数据管理专责 朱晓明:平台实现了覆盖西宁市、工业园区、重点企业三个层级的绿电溯源分析展示,实现了对各层级绿电来源、绿电成分占比、碳减排贡献等指标“按日”的快速精准计算,后续能够有效助力园区企业碳账户建立和全市工业领域绿电价值实现行动。
从青海创新绿电实践、倡导绿色用能理念树立,到以数据赋能推动绿电感知、绿电交易、绿电溯源等多场景应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加快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数字支撑体系,聚全省近90%电力、煤、气、油等能源的生产数据,入驻的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和服务厂商达到44家,实现了源网荷储数据汇聚的能源产业生态。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集控中心运行部主任 王利杰:2023年,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完成绿电交易2.46亿千瓦时,共申领绿证30.7万张。接入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集中监控平台后,我们大唐青海公司新能源电站实现了“无人值班、远程监控”,驱动就地经验化运维模式向远程智能化运维模式的转变,单个新能源电站年节约运营成本约30万元,大大提升了企业效率和效益。
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总数据师 范克威:我们为新能源聚力打造的新能源运行模式,已实现全省446座电站“无人值班、远程监控”,装机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降低了发电集团运营成本40%以上,为全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数智化发展打造了“青海样本”。
聚焦大数据产业园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专项投资7.7亿元强化电力保障,大数据中心全部实现双回路或多回路供电。联合中国电信打造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自投运以来,共减碳40万吨,全面提升了绿色低碳能力,推动绿色能源和绿色算力融合,全力支撑全省大数据产业向绿色算力转型。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工作部主任 李宏波:(我们)将主要围绕两方面促进电力算力深度融合。一方面充分传导绿电价值,深化绿电溯源认证平台建设,让绿电资源优势和价值体现获得更广范围的认可。在青海省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中,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能源数字服务,探索开展省域电网排放因子测算、碳足迹研究和碳排放统计核算,着力打造在全国叫得响、有示范效应的零碳大数据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