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青海湖鸟类繁殖环境持续改善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王荟发布时间:2024-08-26 查看数0

六月以来,青海湖迎来夏季候鸟繁殖高峰期,大批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为中国最美湖泊增添了无限生机。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青海湖周边的湿地、草地和湖泊成为了鸟类繁衍的天堂,此时的青海湖宛如一场壮丽的自然盛会,五大繁殖水鸟棕头鸥、普通鸬鹚、鱼鸥、凤头鸊鷉还有斑头雁在这里筑巢,哺育后代。

我身后的布哈河位于青海湖西北岸,这里水草丰茂,食物资源丰富,是鸟类繁殖的理想之地。眼下,正值鸟类繁殖的高峰期,在这里随处可见它们忙碌的身影,不远处,一大批由鸬鹚组成的捕鱼团队,正在湖面上自在地游动和觅食,它们是青海湖的常驻居民,以其卓越的捕鱼能力而闻名,现在正是鸬鹚的繁殖季节,它们也是选择了鱼群密集的河口地带作为捕鱼场所,繁育后代。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副科长 魏启超:今年五月份,五大繁殖水鸟总共监测到3.77万余只,去年同期我们监测到2.7万余只,比去年同期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包括今年五月份我们首次对海心山、三块石的繁殖水鸟监测,数量也达到了5900余只。

每年,青海湖景区管理局都会实时监测鸟类的繁殖数据,工作人员通过定期巡视和数据分析,掌握大量关于鸟类繁殖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这些详尽的数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鸟类繁殖的顺利进行。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副科长 魏启超:我们今年三月份在巡查监测的过程中,在甘子河湿地发现了东方白鹳,这也是在青海湖首次发现,因为东方白鹳这个物种需要在食物丰富、水源充沛、生态环境向好的栖息地才能生活,所以首次发现东方白鹳,也充分说明了我们青海湖生态环境正在持续向好。

水鸟的繁衍生息离不开健康的水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青海湖水位的上升,湖滨带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详细分析了水位上升后湖滨带生态系统的响应过程。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熊雄:因为鸟类主要的食物来源、栖息地都是湖滨带,我们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青海湖湖滨带的水质总体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水平,水生生物的无论是生物量还是生物多样性,总体也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

近几年,青海湖湖滨带生态系统的整体向好,为周边的鸟类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栖息环境。随着湖面的扩大和水质的改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也变得更加健康稳定。通过各项监测数据显示,今年青海湖的鸟类种群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副科长 魏启超:斑头雁栖息的蛋岛,我们做了湿地修复工程,所以今年蛋岛上的繁殖水鸟相比去年要多一些,再加上我们近年来,持续不断推入青海湖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对青海湖周边的水鸟栖息地的生境,也是得到了较大改善。

近年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湿地恢复工程得到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使得水鱼鸟生态系统链更加趋于平衡,这也让青海湖作为水鸟保护国际湿地的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科技合作宣教处处长 陈德辉:我们实施的是一体保护,系统治理,不断加强科研监测,通过科学研究,主要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通过几块的齐头并进,才形成了现在青海湖碧波荡漾,水鸟翔集,鱼翔浅底的生态自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