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因水制宜 分类施策 谋划实施水利民生实事工程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杨燕发布时间:2024-08-26 查看数0

2023年以来,青海始终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分类施策原则。以提高农村牧区供水保障水平、加快补齐灌区灌排工程体系短板为抓手,谋划实施一批水利民生实事工程。

在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班仲营村,一条条水渠连接到田间地头,村民抢抓晴好天气,进行农田灌溉作业。

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班仲营村村委会主任 冯文虎:以种植蔬菜为主,浇水上水量比较大,像前几年我们浇水实在困难,下午四点多才能看到水,去年渠道改造以后24小时都有水,水浇上我一年能种7茬。

由于拦隆口罐区渠道老化失修严重,浪费水现象比较普遍,渠道流量满足不了设计标准,渠道下游的一些村庄无法得到及时灌溉等原因,2023年,我省水利部门针对拦隆口灌区实施了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保障拦隆口镇和多巴镇31个村,4万多群众能及时灌溉农田。

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渠管理所所长 牛威:工程总投资是2660.83万元,项目中维修改建老化失修的干支渠是20.3公里,小型饮水口4座,安装自动化计量及观测设备是78套。

拦隆口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8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25万亩。自项目实施后灌溉效益发挥了明显作用,灌溉周期也缩短了。

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渠管理所所长 牛威:春灌完成时间较往年提前了近一个月,同时节约灌溉用水近100万立方。

为确保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西宁市湟源县南山灌区我们见到,湟源县水利部门通过使用测控管一体机精准掌握水量、流量和流速,确保精准高效灌溉。

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布拉村村民 丁新:对我们农民来说浇水水量特别充足,浇水效益快,省时省力,以前我们要浇一个月,现在十五六天就能浇完、灌溉完。

西宁市湟源县南山渠管理所所长 董守云:以前是靠人工专用的扳手把它摇起来,现在是利用太阳能电池自动控制,也可以从手机、从电脑上、在管理所里面可以自动控制,对我们的管理也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南山灌区涉及海北州海晏县、西宁市湟源县7个乡镇、38个行政村,受益人口约2.6万人。灌区设计灌溉面积6.58万亩,实际灌溉面积4.9万亩。

西宁市湟源县南山渠管理所所长 董守云:2023年实施更新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各级财政部门的总投资为6110万元,项目实施后,干渠输水能力得到提升。 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大提高,年节水近200万立方米,缩短灌溉周期近半个月。

2023年,全省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投资5.24亿元,实施建设100处工程,受益人数达64.35万人。同时,安排年度维修养护资金3728万元,用于维修养护360处人饮工程,受益人数达58.15万人。实施湟中区拦隆口、湟源县南山渠、民和县积石峡灌区、乌兰县都兰河水库灌区等4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1.49亿元,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7.1万亩。

青海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保水电处副处长 张海泉:下一步,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三农”重点工作,实施一批农村牧区供水保障、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民生水利项目,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水利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广大农牧民群众对水利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