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 激发企业发展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今年,省政府新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靶向发力,最大限度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最大力度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激发企业发展动能,让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有感有得。
33条措施,不仅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的决心,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谋划具有青海特色的改革举措,特别在常态助企暖企、培育市场主体等初具比较优势的领域,在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上做了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牛豫娟:这些措施精准聚焦于民营企业的核心需求和发展瓶颈,使我们在公平竞争、行政审批简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得到了切实保障,大大增强了我们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也为我们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业层次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有助于高效利用和配置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能。
青海博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文郡:这个措施属于引导、推动、激励和倡导性,给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让他们解除忧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给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划定了重点。
措施围绕健全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完善准入准营退出制度,对涉及前置许可的市场主体,凭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书上记载的场所信息可直接申请登记,分批推进“一业一证”改革,逐步推行“准入即准营”,明确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各级各类经营主体纳入助企暖企范围。
青海雅雄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才让卓玛:不仅完善了准入制度,而且降低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全面落实公平公正的政策制度,保障民营企业公平竞争。
同时,青海将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及共建“一带一路”,积极融入全省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生态产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减碳技术和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欧耐特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振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和“四地”建设,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研发创新,在全力发展中高压电缆的同时,通过新产品的开发,结合高原地区地理环境因素,逐步向绿色环保、耐寒、防紫外线、风力发电等多种电缆产品延伸,使公司产品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为让各地相关部门和民营企业看得懂、能解读、会执行,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商联等相关部门推出系列政策解读,搭建政策、交流、合作、监测、评估、宣传六大平台,积极帮助企业化燃眉之急、解后顾之忧。
青海省工商联专职副主席 张晓蕾:这是一个契机,我们要为民营企业的转型凝心聚力。同时在桥梁纽带上,我觉得也应该建起非独木桥,而是广联的高架桥,履行社会服务上能够积极地作出工商联的努力,也希望能够大力地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结合“两个健康”履好职尽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