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湟水河: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穆春莹发布时间:2024-08-26 查看数0

湟水河是黄河第三大支流,被誉为青海人民的母亲河。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青海既扛起了“源头责任”,又承担了“干流担当”。如今,青海湟水流域水质综合整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1月、2月,小峡桥国控断面水质均为Ⅲ类。

湟水河发源于海北州海晏县仓呼图山,全长374公里,流域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流经西宁、海东两市,抚育着湟水两岸的各族群众。2009年,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打响以来,青海开启了以水促发展、以水惠民生、以水保生态的绿色发展新征程。

初春三月,在西宁市中心广场,辖区街道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巡河工作。

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街道办事处河湖长巡河员  何象团:我们在沿线将河面、水面水量情况及时汇报,河面上有少量的漂浮物、黑泥,我们及时通知给第三方,他们及时处理。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我们南川河西关辖区范围内,景观、水质一年比一年好。

最严格的源头防控、最有效的工程处理、最强硬的综合监管,我省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湟水河由单一治理向综合系统治理转变,分阶段、有重点地推动湟水河污染治理。2023年12月,具备2万吨应急调蓄和1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的西宁湟乐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作为青海省首座装配式污水处理厂,它有效提高了西宁市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改善了湟水河(西宁段)的水域环境。

中国节能集团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总经理 廖荣明:项目建成投运以来,西宁下游箱涵的污水、泥流的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我们将发挥中节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继续为西宁水生态的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源头治理、工程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全省各相关单位、部门紧紧围绕湟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标,提质增效、新建项目,湟水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显著,为彻底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海东市民和县生态环境局局长  辛有平:我们坚持标本兼治,打好碧水保卫战。我们强化污水处理站设施的运行管理,积极谋划申报水污染防治项目,统筹推进管网的建设改造,污水和污泥的处理能力提升。投入2276万元实施湟水河沿线4个村庄,马营、满坪2个集镇生活污水的处理项目,争取资金4153万元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提升工作,更新改造老城区排污管网18公里,川海大街排水管网是7.4公里。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的检测溯源和整治工作。

西宁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科科长  田钦博: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生态为要、清水为魂”的治理方略,深入查找排水及污水处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系统推进排水管网改造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大幅提升,有效保障了湟水河小峡桥国控断面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Ⅲ类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