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以高质量银行保险服务 助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
我省银行保险机构不断完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机制,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投入力度,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新春伊始,在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牙麻岔村,青海湟源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正在养殖户黄海云的养殖基地回访贷款使用情况。去年11月,依托青海农信“双基联动”工作机制,黄海云拿到了50万元纯信用贷款,养殖所需的饲料问题得到了解决。
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牙麻岔村养殖户 黄海云:党支部推荐了银行,银行过来看了一下,当天放款无抵押,无担保,希望明年牛羊卖个好价钱。
在过去,农牧民由于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在银行难以获得贷款,2006年起,青海农信着手在农牧区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基层营业网点和基层党支部的优势,建立起3900多个“双基联动”办公室,覆盖了全省96%的行政村,农牧民的贷款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青海湟源农村商业银行大华支行副行长 李生成: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就是离老百姓比较近,知道他们擅长做哪个产业,我们基层支行,依托这些信息,也能将资金精准的投放到老百姓的手中,这样的话,信贷资金也真正发挥了支持群众发展产业的作用。
历经十八年坚持,目前青海农信已累计为全省63万余户农牧民授信,授信金额超509亿元,在全省构建了“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乡镇”的金融服务体系。
青海省农信联社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助理 戴海贞:2024年,青海农信将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数字化、批量化、线上化发展,构建数字化信用创评模式,在巩固现有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拓展信用体系向城镇、社区、商圈和个体工商户延伸,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
金融持续发力乡村振兴,保险行业也持续聚焦服务和保障民生,青海国寿寿险公司通过参与青海省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立足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经验,逐步探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一体化服务,目前已累计为全省近500万人次提供了医保服务。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曹迁: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努力担当企业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深入参与医改工作,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全省健康服务、健康管理,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聚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兴业银行西宁分行印发《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通过提升审查审批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减费让利等措施,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元金融支持。农发行青海省分行针对省内中小粮食企业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等实际情况,推广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成功向青海百岁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放1000万元粮食收购贷款,成为全国农发行系统第17家建立信用保证基金贷款模式的省级分行。
农发行青海省分行粮棉油与产业客户处副处长 祁小萍:有效解决了中小型粮食企业的征信难题,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一步优化粮油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统筹做好政策性储备和市场化收购业务,切实发挥政策性银行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585亿余元,较年初新增50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228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24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0%,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青海省委金融办银行保险处处长邓杰:立足青海省情实际,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满足民生所盼、实体所需;立足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现代金融体系,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为金融强国建设积极贡献青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