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在青海】祁连县公安局“五突出”同向发力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新乐章
长云网讯(通讯员:聂文虎 李长明)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公安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五个突出”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枫桥经验”落地落实,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祁连大地绚丽绽放。
突出“党建引领”,同培石榴“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决扛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主体责任,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一是理论武装“发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首学、必学内容,纳入民辅警教育和各类培训全过程,通过参观祁连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等形式,引导全警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二是党建联盟“用力”。围绕“主题党日+民族团结”活动,集中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集中学习宣传工作,引导各族人民群众遵法守法,全力营造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民族地区联防联控联服效能。
突出“护航发展”,同壮石榴“枝”。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公安工作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大局,书写了护航祁连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体化推进的生动实践。一是化解矛盾纠纷“再接力”。积极探索建立“矛盾联查、纠纷联调、风险联控”的“三联”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有效打破调解部门壁垒,最大限度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8起,化解率100%。二是深化工作机制“再升级”。深化党建引领,聚焦阵地建设、支部联建、社区警务三项重点工作,按照祁连县委、县政府“红色领航·毗邻同心”跨区域大联盟机制,积极与甘肃省民乐县、肃南县公安局开展警务协作交流活动,为推进“民族共融、党建共建、生态共筑、治安共管、 发展共谋、平安共创”工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文化浸润”,同修石榴“叶”。把讲好民警心向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好故事作为重要事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坚定前行。一是让文化活起来。利用默勒那达慕大会、扎麻什“花儿”会等各族群众共享的节庆,开展“公安文化下基层活动”6次,促进各民族在交往中增进了解、在交流中增加感情、在交融中增强认同。二是把故事讲起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以“新媒体+民族团结进步”为抓手,制作出反映公安机关“民族团结”题材的微视频1条,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祁连警营故事”,并定期深入辖区各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法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突出“共建互融”,同赏石榴“花”。强化与各族人民是一体、共生、融合的理念,精心打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搭建警民良好互动的“连心桥”。一是建设“共有家园”。派出107名民警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有效避免各族群众因案致贫或返贫。以“一学两讲三促四提升”活动为契机,祁连县公安局党委先后3次赴联点村开展帮扶慰问活动,民族团结的基础更加坚固。二是打造“服务品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将基层民族事务融入基层建设和服务,在社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其中,祁连县公安局央隆派出所打造出便民利民的“乡事县办”服务点,进一步增进了警民交流。
突出“共治共享”,同护石榴“果”。始终坚持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发展平等民族关系的前提和保障,作为全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一是“法治公安”彰显力量。强化执法服务效能,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警民恳谈”、矛盾纠纷大排查等活动,主动走访,向辖区各民族群众广泛征求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动邀请他们为公安执法“号脉问诊”,找准不足,对症下药,促进执法规范。二是“平安祁连”成效巩固。围绕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的目标任务,扎实开展打击违法犯罪、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平安祁连”建设成效显著,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更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