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平安建设在身边】巡查推动青海省首家警银服务平台运行

来源:西宁晚报作者:宁亚琴编辑:侯桂青发布时间:2023-12-15 查看数0

作为全省唯一“警银联动”服务平台作用发挥得怎样?窗口设置是否合理有效?服务态度如何……

12月13日,西宁市委作风巡查第九组,在梳理民生事项清单,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针对群众在政务服务中的回应中,开展“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体验式”下沉监督全省首家且唯一的“警银联动”服务平台——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公安政务(西川)服务中心,看这个革新之举,给群众带来了什么?

争分夺秒,紧急止付时间缩短6分钟

“刚在工商银行西川支行办理业务时,显示我的账户异常,银行让我抓紧到这里查看”“账号多少?马上核实”,在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公安政务(西川)服务中心警银联动综合业务窗口,工作人员运指如飞,第一时间上报核实,确定此人系电诈受害人之后,对其账户进行了一键止付操作,第一时间冻结了相关账户,1分钟左右完成紧急止付工作。得知警方及时拦截,王某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与反诈之间拼的是‘速度’,抢的是‘时间’。上报、接警、核实、处置……在这样的流程下,不在高峰期完成一项紧急止付闭环流程,就需要5到7分钟。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在银行打造警银服务中心,设置警银联动综合业务窗口,让每起紧急止付时间缩短至1分钟左右,为基层办案单位处置赢得了宝贵时间,守护了群众财产,也为平安建设增强了一份民心和信心。”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建栋介绍道。

据悉,警银联动综合业务窗口1分钟内实现移交、办理的服务内容还涉及新生儿户籍落户——银行办理社保卡、出入境手续办理——境外银行账户办理。

就近通办,让9万群众少跑路

12月13日一大早,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公安政务(西川)服务中心迎来大批办理各种业务的群众。“我家住在三其,以往有些业务只能去北区行政服务大厅办,如今有了城北分局公安政务(西川)服务中心,这里也能办业务,仅单向车程就节省了10多公里路”……

对于窗口业务设在家门口,办事群众对便利、高效的公安政务服务赞不绝口。

“城北区由小桥,朝阳中心城区和北川,西川两条狭长呈人字形的谷地组成,地域狭长,跨度大,而在北川的城北区政务服务中心满足不了西川群众‘就近可办’‘即时可办’的需求。基于地域特点、群众诉求,该服务中心应运而生。”市公安局城北分局户政大队长马萌遥说,西川常住人口在9万左右,对窗口服务的诉求很高,该中心的运行不仅缩短的是时间的尺度,更是居民生活的便捷、幸福的量度,是惠民生的生动实践。

户籍、出入境、身份证……6大类,10个窗口,26项业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便民化工作目标在这里得到落实。

全能融合,力争让“办不成的事”都办成

“没想到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还真把这愁人的事办成了!”近日,刘叔叔两口子笑意盈盈地走到了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公安政务(西川)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手里还拿着印有“热情为人民服务,真诚为群众解忧”字样的红色锦旗,激动地表达着他们的感激之情。在这起错综复杂的户籍档案问题上,该中心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民辅警分析研究刘叔叔的户籍迁移轨迹后,火速调取刘叔叔在城西、城北各处的各类户籍档案,之后又将所有档案进行一一比对,在第一时间根据户政政策为刘叔叔解决了问题。

让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易办。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公安政务(西川)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原则,打破警种、部门之间的壁垒和地域界限,实现公安服务窗口从“一警专办”到“一警多能”的转变,为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悉心到位的服务,切实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真正做到了让群众不扑空、不难办、有人帮、有希望。目前,市公安局城北分局户政窗口业务扫码评议数8525件,群众满意率达99.7%。

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公安政务(西川)服务中心的运行,是警银双方基于平安建设,共同推动人员、知识、技术、服务等各领域的资源共享,多种形式,多点发力,提升窗口服务、预警监测、风险防控质效的创新之举,标志着城北公安在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两队一室”改革工作开启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