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民声】都兰:让绿意铺满高原荒漠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鲁海曦发布时间:2023-11-26 查看数0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20世纪九十年代海西州都兰县部分沙化地区的真实写照。30年来,经过一代代林草人的不懈努力,都兰县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构建起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进入都兰县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高矮不一的林草映入眼帘。在无人机镜头下,仿佛一条横亘沙海的“生命线”。

海西州都兰县夏日哈镇夏兴社区居民  马尚军:我们小时候这个地方全部是流沙包,一到春天,公路就会被风吹过来的沙子覆盖。现在这边草和树都长起来了,环境也变好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都兰县抓住国家实施“柴达木盆地高海拔沙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基地”项目的机遇,逐步摸索出沙地杨树深栽旱作造林技术,结束了柴达木盆地无乔木旱作造林的历史。

海西州都兰县夏日哈镇林业站技术员  仁青措:当时这项技术成功以后,先后在夏日哈、沙珠玉、夏塔拉等地区开始种植,该技术具有投资少、成活率高的优势,在全省防沙治沙工作中进行了广泛推广应用。

近年来,都兰县林业和草原局对荒漠野生灌木生长习性等进行了大量、细致地调查研究,在风沙区采集沙埋能力强的野生灌木树种,进行人工驯化育苗试验,获得成功。

海西州都兰县林业和草原局项目管理室主任  王永军:我们针对在风沙危害较严重、无灌溉条件的丘间低地和荒漠地区,利用采集的白刺、梭梭、沙枣等野生灌木种子进行育苗,在农田边缘地段治理流动沙丘上实施草方格沙障技术,提升造林绿化成效。目前,全县深栽旱作造林面积达7.1万亩,采用固沙压沙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达0.82万亩,采用荒漠灌木引种驯化造林技术造林面积约2万亩。 

多年来,都兰县累计争取各类资金4.9亿元,持续组织实施公益林造林、封山(沙)育林、工程治沙、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林业重点工程。截至目前,都兰县森林覆盖率为5.1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2.94%。

海西州都兰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 局长  思正寰:累计完成各类营造林防沙治沙任务118万亩,封育草原286.9万亩,改良退化草地12万亩,防控草原有害生物480万亩,真正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