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援青进行时】浙江援青:结出累累硕果 谱写美好诗篇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穆春莹发布时间:2023-10-25 查看数0

自2010年8月,浙江省对口支援我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来,一批又一批援青干部带着“激情干事业、真情为海西、奉献在青海”的信念走上高原,两地密切往来、高频互动、通力协作,在产业、教育、医疗、文旅、人才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

走进海西州高级中学的“浙江班”,来自浙江的援青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物理课。轻松愉悦的交流讲解,睿智巧妙的解题方法,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学生。援青以来,共有62批400多名浙江特级、高级教师到海西州短期支教、教学辅导。

海西州高级中学副校长 朱洪彦:一批又一批的援青教师来到这里,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他们辛勤付出,努力工作,感谢他们。

近年来,浙江省以“借脑借力”深化教育援青合作,与海西州104所学校建立结对关系,并通过“互联网+精准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青鸟云课”“空中课堂”“空中教研”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让海西师生在家门口就可以听到高质量的课程。

海西州高级中学学生 卓玛措:我们学习的网课课程内容十分新颖,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教授的课程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我们的知识,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学习,以优秀的成绩回报浙江的老师们。

援建工作注重“输血”更注重“造血”。2020年8月,在浙江援青指挥部的招商引资下,浙江商人梅明伟带着丽水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有关专家来到天峻,论证高原种植香菇的可行性获得成功。两年多时间,香菇菌棒由开始的5000棒扩展到20万棒。天峻香菇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饽饽”。截至目前,浙商在青海注册的企业有5693家,个体工商户2989户,注册资本1209亿元,实际投资约3600亿元,在青浙商约12万人。

为了让对口支援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让两地人员往来和产业协作更加顺畅,经过三批援青干部的努力,今年6月9号,杭州到西宁到德令哈的往返航班正式通航,为两地搭建起高效、顺畅、便捷的空中桥梁。

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副指挥长 德令哈市委副书记 吴琳:我们从2019年第三批援青干部开始谋划,到第四批援青干部推进落实,再到我们现在第五批援青干部能够见证它的首航,大家都付出了精心的努力。这条航线不管是在经济的往来,还是在人才的交流以及文化交融方面,都会为未来的发展产生一个深远的影响。

12年来,浙江省共开展对口支援项目382个,投资23.14亿元,先后派出5批206名援青干部人才投身青海建设。放眼海西大地,从面貌簇新的建筑到书声琅琅的校园,从机器轰鸣的柴达木浙江工业园到大棚林立的瓜果蔬菜种植基地,从清新婉约的图书馆到诗情画意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处处讲述着浙青两地深情牵手、携手奋进的真情故事。

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党组书记 指挥长 海西州委副书记 副州长  詹茂伟:作为第五批援青干部,我们的任务就是承上启下,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地做好各项工作,围绕提质增效来深化拓展。我们援青指挥部整合的是身后浙江全省的资源,全省重视,全省支持,全省联动,发挥浙江的优势,做补短板、强优势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