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别样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青海乌兰巴音村:民宿经济——乡村振兴新赛道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杨燕)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以蒙古语“富饶”为名,以旅游业为“媒”,迈上了乡村振兴新赛道。
8月16日,“石榴花开别样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2023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青海行大型采访活动来到了茶卡镇巴音村。整洁干净的环境、平整宽敞的路面、色彩鲜艳的墙绘令人眼前一亮,整齐划一的民宿前盛开的格桑花将巴音村点缀的生机勃勃。
“2013年之前,茶卡镇巴音村和茶卡村的村民分别住在20公里和7公里以外的老村里,家家都是土房子,以种植青稞、油菜和饲养牛羊为生活主要来源,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每家年收入仅有四五千元。”据巴音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永龙介绍,2013年通过城乡一体化搬迁项目,巴音村从小水桥整体搬迁到茶卡镇,2015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里的35户人家全都做起了民宿,日子和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巴音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00元左右。
在巴音村安心客栈记者见到了今年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村民许雅丽,作为民宿经济的受益者,许雅丽感慨道:“当时我们班里有两个保研的学生,我是其中之一,另一位同学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放弃了,而我父母经营了这家民宿,所以有钱供我读研,现在我和妹妹都完成了学业,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们会过怎样的生活。”
巴音村从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庄变成名副其实的“富饶”村,这一系列的变化离不开各族村民们的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巴音村有汉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配齐配全巴音村农家书屋的图书、宣传资料及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增添蒙文、藏文等民族文字书籍,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经常、融入日常,培育村民之间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进步的良好村风。
赵永龙介绍说:“下一步我们打算给村民加强培训,把短视频和直播做起来,尝试把我们的特色产品推介出去,让村民增收的路子更多。另外在软件和硬件上让民宿提档升级,加强网上推送和服务质量,借鉴参考其他旅游成熟地区的民宿,对我们的民宿进行改造装修,争取向高档民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