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行进青海·海东这十年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新高地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琪发布时间:2023-09-27 查看数0

十年来,在海东这片浸润红色历史文化、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各族人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一心、守望相助,一个个民族团结故事,见证着各族干部群众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一曲曲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旋律唱响在河湟大地。

效果声 社区物业上门

今天,海东市化隆县兴隆佳苑小区的物业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到住户马乙四哈家里了解生活情况,夫妻两人属于留守老人,唯一的儿子在外开拉面馆,物业和社区就成了他的“家里人”。

海东市化隆县兴隆佳苑小区住户 马乙四哈:孩子也把我们给他们靠给了,服务态度真正的好。

兴隆佳苑小区住户近1500人,居住着汉、藏、回、撒拉等多个民族,且以老人、孩子居多,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社区将“红色力量”注入物业服务工作,由社区党支部牵头,联合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建联盟”,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海东市化隆县群科新区城西社区党支部书记 马如祥:有些小矛盾,比如是家庭矛盾,咱们物业还有社区,都能及时的化解调解。各民族之间祥和团结。

群科新区城西社区辖区内居住着3000多位少数民族居民,为了更好地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氛围,海东市以社区为单位,倾力打造为各族群众提供均等化、精准化公共服务的“石榴籽家园”,群科新区城西社区的“石榴籽家园”以“家”的理念服务各族居民。在藏历新年这天,社区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小区内欢声笑语。

海东市化隆县文体旅游局产业办主任 闪卫平:化隆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各民族融洽,关系特别好,像我们每逢开斋节、藏历新年,还有春节等,都要举行群众文化活动,因为文化自信才能发展。

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始终是民族团结的主旋律。对于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县更是如此,作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地区,这里也流传着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循化县文体旅游局工作人员 韩桂兰:1957年当时拍摄到的一张画面,我们全县的各族人民群众当时齐心协力修建了黄丰渠,当时像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各民族的群众团结起来,然后齐心协力修建的黄丰渠,黄丰渠的建成使得我们循化真正意义上从干循化变成了美丽富饶的新循化,黄丰渠也被我们称之为是民族团结渠。

如今的黄丰渠依旧清澈,流淌过循化县的三个乡镇、17个村,灌溉面积达1.4万亩。在循化县像这种相互依存、互信互助、携手发展的民族团结事还有很多。在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西路军战士协同当地村民,创建了一个村庄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海东市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村民 阿海买:主要是在这里新建学校、还有庄廓院、清真寺,真实地反映了红军和我们当地的村民团结在一起,没有西路军就没有我们这个村,因为当时西路军和我们当地的老百姓非常有感情,我们应该记得他们,别忘了这段历史。

红光村也是全国唯一由西路红军修建的村庄。据了解,海东市生活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海东市总人口的51%。为了巩固民族团结成果,十年来,海东市投入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12.7亿元,成功打造社区石榴籽家园24个,目前海东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已成为青藏高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