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共治共建共享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琪发布时间:2023-08-30 查看数0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设立以来,不断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

八月的果洛,惠风和畅,万物并秀。一大早,48岁的图观穿上新发的巡护服装,戴上生态管护员袖标,拿着记录本,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管护员 图观:我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很熟悉,这里的山水林草湖都是我管护的对象。巡护的时候我会用手机记录一下动物和植被的信息,防止有人非法狩猎、采挖植物、破坏环境。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位于平均海拔4712米的玛多县,当地的生态管护员在辖区内进行日常巡护、辅助监督执法、生态监测等工作,构建起“点成线、网成面”的生态管护体系,成为国家公园管护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黄河源园区国家公园管委会生态保护站站长 韩常鹏:黄河源园区创新建立了“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所有试点范围内的牧户家庭都可以申请一个名额,每月可以领取1800元的补助。我们还会对管护员定期进行培训,目前我们县已有3142名牧民持证上岗。

持之以恒的保护建设,使一度罕见的各类高原珍稀野生动物,频频现身于三江源大地,动植物种类种群数量增加,广袤草原呈现出青山绿水、湖泊交织的美丽景象。

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副局长 马贵:截止目前,累计投入将近15个亿,完成300多万亩的退化草原治理。通过系统治理,扎陵湖、鄂陵湖湿地面积分别比最小时候增大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湖泊数量由历史记载的4077个增加到5849个,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3%,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从79种增加106种,尤其是藏野驴、雪豹等旗舰物种数量增加明显。黄河源头区“增绿、 增湿”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为进一步让当地群众享受到生态红利,黄河源园区还积极开展黄河文化体验、生态科研、生态旅游等特许经营活动,引导牧民群众从事国家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等工作。目前,玛多县共接待访客37批297人次。

果洛州玛多县自然导赏员 索南达杰:我当自然导赏员已经一年多了,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它不仅让我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更能让我带着大家去探索大自然的美景,让大家了解三江源之美。

黄河源园区国家公园管委会规划财务部部长 王权宾: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加强管理,确保自然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管理利用依法合规有序可控,进一步开展生态体验服务业、有机畜牧业、中藏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活动,不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增加群众收入。

如今,三江源头的牧民群众与山水相融、与生灵共处、与草木共生,从资源利用者转变为生态守护者和获益者,过上了幸福生活,一项项实践证明国家公园建设的生态红利正在不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