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绿色商机 共创绿色财富 ——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侧记
盛夏的青海,气候凉爽、风景怡人。7月20日,五湖四海的宾朋相约夏都西宁,齐聚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青洽会”),共话携手开放合作、助力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
以“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青洽会,已经成功举办了23届,成为青海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展示发展成就、塑造开放形象,提升合作水平、促进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对青海加快产业“四地”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海承东启西、联疆络藏,古丝绸之路青海道举世闻名,中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流交融,自古就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迈入新时代,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主线和向西开放三大经济走廊交汇地带的新青海,已同182个国家和地区结成贸易伙伴,与17个国家建立20对国际友城关系,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支点和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前沿。
放眼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高原,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加力、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绿色低碳变革正在徐徐展开,立足生态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青海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稳居全国第一,综合开发条件全国领先,青海“绿电”有效推动东中西部减碳协作;钾、镁等10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盐湖资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冷凉气候条件、洁净生产环境为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供了品质支撑;“一芯、一环、多带”的旅游发展格局和独特的生态文旅资源,为消费者和投资方提供了更多选择;数字经济发展的“天然良港”,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创造了无限可能,青海在降碳减排上展示着独特魅力。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代表李宁说:“我来到全球四大超级洁净区之一的青海,深刻感受到青海是中国生态资源的宝库,在这里我看到了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青海也是中国绿色发展的高地,这里建成了中国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试验区,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和发电量居全国首位,清洁能源供电创世界纪录,不可想象的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就用上了来自青海的清洁电力,绿色发展已经使青海人民大踏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孟中商业工业协会驻华代表吴迪说:“我是第一次到青海,对青海的印象很深刻,尤其对绿色发展这块印象非常深刻,孟加拉国和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非常友好的,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合作的机会。”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祥文说:“盐湖股份从一滴卤水出发,凭借科技创新推动盐湖资源梯级开发,做大做强盐湖关联产业,持续推动盐湖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全力打造生态盐湖、创新盐湖、智慧盐湖、安全盐湖,借助青洽会这一广阔平台,践行‘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主题,让青海盐湖的品牌更加响亮,让青海盐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未来,科大讯飞希望运用数字经济的技术,助力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美好世界,用AI筑梦大美青海。”科大讯飞青海公司总经理周天然说。
青海“富光丰水风好,煤优油多气足,非常规能源潜力大”,加之广袤可利用的荒漠化土地,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十分优越。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87.4万千瓦;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属于光照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风能属于四类风区,70米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200瓦/平方米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达7555万千瓦;煤炭资源量79亿吨,石油地质资源量39.4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量3.2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可燃冰等非常规能源资源也较为丰富。
当前,青海省委省政府正带领全省600万各族人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面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坚决扛起“三个更加重要”重大政治责任,深入实施“一优两高”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产业“四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