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 石榴花开 同心筑梦

来源:西海都市报作者:董慧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23-06-30 查看数0

“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2016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青海考察,对青海民族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青海各族儿女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举全省之力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各族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也拉近了各族群众心与心的距离。

玉树少年前往北京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参观学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鲁七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鲁七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护好家乡的森林资源

鲁七柱从事护林工作一晃快20年了。20年的时间里,他守护着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佑宁寺管护区的森林资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护林员的责任和担当。

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天不亮,鲁七柱就到山头和其他护林员一起守护在重点区域周围,一处一处排查火灾隐患,一轮又一轮宣传防火知识,常常一巡就是一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鲁七柱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这些年,他跑遍了辖区的每一条山梁、每一道山沟、每一片林地。

“只有不厌其烦地‘跑’,才能做到巡查到位、不留死角,才能让每一片山林安然无恙。”鲁七柱时常告诫自己,护林防火的重点在于巡查是否到位,重点是否明确,关键要做到腿勤,绝不放过一个山头、一条小沟、一个可疑的人、一处细小的隐患点。

鲁七柱的这支护林员队伍里有土族、回族、撒拉族、藏族。他说,20年来,大家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的就是保护好家乡的森林资源。

才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才培:各民族是一家人,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才培出生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珍秦镇美丽的嘉塘草原。在嘉塘草原,他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环保卫士。

10年前,看到草原上的白色垃圾,才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去捡垃圾!”简简单单一句话,他一干就是10年。从此,嘉塘草原上出现了一个戴着帽子、身穿红色外套的康巴汉子,手里提着编织袋,弯下腰捡拾草原上的垃圾。

在才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藏族、汉族、回族……各民族兄弟姐妹携手守护草原,保护生态环境。令才培欣喜的是,大家齐心协力,都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

每年的赛马节等重大活动,才培一家会准时出现在赛马场,他们将提前准备好的垃圾桶摆放在周围。所谓垃圾桶,不过是才培要来的大号油漆桶,活动结束时收走,等到下次集会时,这些彩色的垃圾桶又会出现在现场。

才培说:“各民族是一家人,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想继续将这件事做下去,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拉毛扎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拉毛扎西:各族兄弟心贴心、手挽手,好日子才能更长远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哈勒景村原党支部书记拉毛扎西,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了家乡。

哈勒景村是一个蒙古族聚居的牧业村,实行牲畜分户经营后,这个村的畜牧业生产基础相当薄弱,生产科技含量低。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拉毛扎西认识到只有不断完善生产基础、提高生产科技含量,才能不断提高生产的综合效益,增加经济收入,摆脱贫困。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一向头脑灵活、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拉毛扎西,在生产实践中十分注重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积极参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草场压力,增加牧民收入。

拉毛扎西带领全村各族群众盖起了羊棚,引进冬春牲畜补饲技术,开展了牲畜围栏轮牧,草原生态得到了保护,哈勒景村牧民收入也增加了。

如今,62岁的拉毛扎西,一心为村里的事情跑前跑后,出谋划策,跑项目、争资金。整天想的就是哈勒景村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各族兄弟心贴心、手挽手,好日子才能更长远。”这是拉毛扎西对民族团结最朴素的理解。

凝心聚力 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是全国少数民族占比最高的省,是中华民族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典型地区,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民族团结在青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是深入骨髓的精神基因,是各族人民倍加珍惜的生命线。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唇齿相依、水乳交融、谁也离不开谁的和谐民族关系,成为高原大地最美的风景。一个个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温暖而明亮。各民族大团结为青海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记录着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轨迹。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实践中,青海建立四级党委书记负总责的领导体制,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纲要和意见,在全国开创了党委总揽创建的先例,形成党委主导、政府负责、全社会参与,党政军民齐抓共建的大创建格局。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调整成立省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书记、省长“双组长”制的工作领导机构,充实成员单位,确保创建工作始终高位推进。

行走在青海“民族文化大走廊”,这里传颂着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各民族亲如兄弟姐妹、相互包容、团结和睦、共谋发展的动人诗篇,“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似锦繁花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