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成绩、展形象、二十大精神在支部】“强村讲堂”解码基层治理新路径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马佩玉)“乡村振兴靠什么去振兴?”
“产业发展如何发挥持续‘造血’功能?”
“如何让民族地区基层党员理论学习获得实效”
“……”
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玉树州针对1.3万农牧民党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实际问题,从州委宣传部讲师团,江源先锋师资库,优秀县级干部,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州直机关中聘请189名懂藏汉双语的“精英讲师”,组建了一支懂“乡理”、知“乡愁”、会“乡音”,有“乡情”的“强村宣讲团”,把农牧民最想听、最爱听、最需要听的讲给群众。
近日,在玉树州委党校举办的“基层农牧区理论宣讲能力培训班”里,“精英讲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下一步“强村讲堂”的宣讲内容,话题围绕乡村振兴、平安建设、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等主题,将基层党建、党规党纪、法律法规、移风易俗等,对宣讲课题进行梳理定位。
全面开设“强村讲堂”,将坚持以群众的语言宣讲理论、以感恩文化凝聚人心、以生动的事例讲活政策,以“宣讲+培训”理论学习辅导方式,送教上门、送学上门,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玉树落地生根,凝聚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才仁旦周和将勇琼嘉作为本次讲师团的两名90后骨干讲师,在第一轮宣讲中就颇受农牧民群众的欢迎,使得每一次的宣讲,让他们都成功积累了许多宣讲经验。
“在宣讲中,有农牧民群众问我,什么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仁旦周说,“在刚开始的宣讲中,农牧民群众只是将宣讲作为一种形式,我们讲,他们听,也没有互动,现在,与其说是宣讲,倒不如说是基层社会发展的探讨,农牧民将思想转变到了实际行动中,会思考党的政策,会主动提出问题,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告诉我,大家都想进步,都想走出‘等、靠、要’的思想瓶颈,这让我意识到宣讲的意义重大。”
“强村讲堂”的力量不容小觑,正如将勇琼嘉所说,“好的宣讲会引发群众共情共鸣,转变思想观念,有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他们会用好的行动回馈社会,最终以小杠杆撬动社会发展大循环。”
新一轮宣讲,将靶向对准玉树州打造“基层组织好、党员队伍好、集体产业好、乡风文明好、基层治理好”的“五好村”强村内容,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