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青海西宁:以主题教育实效推动产业“四地”中心城市建设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西宁市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决贯彻省委提出的“西宁要在产业‘四地’建设上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要求,精准有力推进产业“四地”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体现西宁担当、展现西宁作为。
积极实施大通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国家级试点项目,建立示范区10万亩,提升改造旧温室1500栋,建设标准化规模蔬菜生产基地10个;建立“夏都蔬生”标准化蔬菜生产、“夏都薯香”马铃薯生产基地20个,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11个、绿色食品429个、有机农产品31个,认证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4个;扎实开展农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监测,农畜产品合格率达99.8%;组建西宁、德阳、成都、兰州、南京、重庆6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联盟,加快建设“茶马互市”牦牛藏羊集散中心,“青藏谷地·河湟田源”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主干电网侧梳理形成包括电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等6大领域21项重点项目清单,系统谋划750千伏、330千伏及110千伏各类电网工程66项,总投资约90亿元;制定印发《绿电园区建设工作方案》《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开展工业领域绿电价值实现行动;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签订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创新接网接入方式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积极推动新能源综合开发,实现30兆瓦分散式风电并网发电。
同时,积极谋划发展业态,深入挖掘河湟文化和城市文化底蕴,开展“citywalk微游西宁”推广活动,策划“红色文化”“古城老街”“亲子研学”等八大主题微游线路,努力打造“主客共享”的城市空间;制定《2023—2024年“冬游西宁”文化旅游活动方案》,策划大通第十三届冰雪欢乐季、湟源宗家沟第六届冰雪文化旅游艺术节等系列节会,推动冰雪“冷资源”变成产业“热经济”;在湟中慕容古寨、湟源丹噶尔古城、大通边麻沟景区设立旅游景区+农特产品展销示范点,打造以西宁为集散地和出发地的生态旅游体验线路4条,打造国家级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重点村16个,打造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家,新增3A级景区4家。
此外,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初步拟定两地盐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构建以西宁和海西盐湖产业龙头企业为主的上下游协作机制,服务引导龙头企业承接盐湖上游产业,开发下游细分领域产品,加快编制《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基地建设方案》;支持高功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开发、铬酸钠溶液氢还原制氧化铬绿清洁生产工艺研发等项目和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支撑平台体系建设,推动盐湖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