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用我的专业解决你的难题”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贾泓编辑:穆春莹发布时间:2023-12-23 查看数0

吴晓鹏向村民介绍如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贾泓 摄

 12月11日20时,西宁市湟中区大才回族乡立欠村第一书记吴晓鹏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拿出手机准备和家人视频。视频通话刚刚接通,村民赵义一脸愁容地推门进来。吴晓鹏见状连忙挂断电话,他知道又是个促膝长谈的深夜,而这样的夜晚在他成为湟中区司法局“专家服务队”成员后,便成为日常。

为切实抓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关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事创业相关要求的落实,西宁市充分发挥专家智力帮扶作用,指导带动基层党员干部提升专业能力水平,根据前期确定的农业、林草、司法、教育、文化、体育、生态环保、卫生健康、基层党建等9大领域选聘的专家和帮扶点,实行“点对点”联点帮扶,进一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服务活动。吴晓鹏就是其中之一。

“小吴啊,你快来我家看看,女儿女婿闹离婚,我咋办啊!”11月初,村民马芳的父亲声音哽咽地拨通了吴晓鹏的电话。简单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吴晓鹏连忙赶往马芳家,并联系双方父母和兄弟姐妹。

“其实,在大多数村民眼中,马芳一家格外幸福,夫妻二人一个在工厂做产业工人,一个在药店做销售,收入颇丰。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家里满墙都是奖状。还是我们村的文明家庭呢!”吴晓鹏说,“其实两人的矛盾无非是对孩子教育理念和生活交友方式的不同。”作为湟中区司法局大才司法所四级主任科员,又是湟中区“专家服务队”深入乡村一线驻扎在大才回族乡立欠村的“螺丝钉”专家,吴晓鹏站在专业的角度,分析这件家庭纠纷,充分发挥自己司法职务优势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力争将矛盾化解在村里。

调解中,局面一度陷入僵局,就连亲属都表现出了放弃的情绪,但是吴晓鹏看着曾经幸福的一家四口依然不愿放弃。他联系了甘河工业园区分局西区派出所民警张广鹏与他一起协调,他们站在专业的角度,向马芳二人列举相关案例并进行剖析,并耐心地与马芳夫妇将双方的问题“掰开、揉碎”。经过不懈努力,这对小夫妻逐渐停止争论,转而反思自身的问题并重归于好。

“我作为专家服务队的一员有哪些优势呢?”吴晓鹏腼腆地笑着,开启了自问自答模式。“我是学习法律出身的,又有在司法所工作的丰富经验,这让我能够站在专业的角度分析村里的很多现象和问题;同时,我自2021年在立欠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村民给予了我足够的信任,愿意与我敞开心扉,也相信我可以解决他们面对的难题。我这个住在村里的‘专家’,发挥自己司法职务优势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纠纷,早已成为日常。现在,村里已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

婚姻情感纠纷、购车交易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化解……吴晓鹏称自己为村里的“螺丝钉”专家,无论是在走访入户时,还是在与村民闲谈中,他总会以专业的眼光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吴晓鹏说:“我们用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乡村,主动谋划,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法律走进群众心里,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描绘乡村基层治理‘法治画像’。”

西宁市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按照日常考核、组织评价、抽查测评、满意度测评等方式,会同各县区对专家开展服务活动进行考评,切实用群众所感所获检验主题教育成果。11月,在西宁市评选的全市专家服务队“乡村振兴服务行”活动“十佳专家”中,吴晓鹏位列其中。

各领域、各行业专家纷纷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积极深入联点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讲堂、现代化高素质农民培训、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司法援助等活动,有效提升乡村振兴活力、产业发展动力、社会治理能力……自“专家服务队”活动开展以来,9大领域100名专业人才结合各自领域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技术指导,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等方式,讲授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西宁市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