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办实事 解民忧】 服务窗口往前移 服务群众更贴心
“我家里人前段时间出车祸了,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吗?”“我是做贩牛生意的,可对方迟迟不给购牛款,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11月22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良教乡下治泉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排着队,依次向工作人员咨询。
9时30分,一张张移动办公桌摆放整齐,良教乡办公服务大厅、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以及法律顾问早早赶到村里,准备为民服务。这是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良教乡第三次将办公桌搬到老百姓家门口。
良教乡党委书记谢月青说,一张桌子拉近了工作人员和群众的距离。良教乡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为抓手,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服务办好,把事情办实,帮群众排忧解难,提升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得知乡政府把服务窗口搬到了家门口,下治泉村的村民纷纷赶到村文化广场。见现场有法律顾问,村民马得功排在了律师郭宏香的桌前。
“郭律师,我是做贩牛生意的,对方迟迟不给购牛款,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轮到马得功时,他迫不及待询问。“这种情况,我建议你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先收集好所有的证据……”郭宏香耐心地教马得功如何处理。
民政救助办公桌前也有村民咨询。“你申请低保的情况我先登记上,后期等民政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并登录系统查看你们家的家庭收入情况,耐心等待就行。”良教乡民政助理员马万梅和下治泉村团支部书记马璟香,认真向村民解答申请低保的问题,并在“有诉必应马上办”登记表上记下了村民的诉求。
“今天,我们现场解决大家的难题,如果这种模式可行,我们将长期推行,实现从群众跑腿到工作人员跑腿的转变,让问题解决在村民家门口。”谢月青说,这段时间,乡领导班子成员把讲台搬到群众身边,带头讲党课,把群众关心、关注的内容融入党课中。同时,针对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对症下药,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将一个个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一件件实事好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
移动办公让良教乡民政助理员马万梅感触很深。她说,一张移动的办公桌拉近了工作人员和百姓的距离,跟群众聊一聊家长里短,倾听群众的想法,实打实地解决大家的困难,实现了服务零距离。
“服务窗口搬到百姓家门口,工作人员离我们更近了,这种做法值得点赞,希望这种办公模式能长期持续,方便群众办事。”村民马师傅说。
当天,下治泉村还开展了村民叉车培训以及60名困难群众慰问活动。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良教乡党委把办事服务大厅窗口前移,主动延伸为民服务半径,用心用情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用力用服务办好民生实事,以实干业绩推动发展,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