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办实事解民忧】青海省残联:全方位提升康复水平 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残联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力发展残疾人康复工作提档升级。
在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听力康复训练的教室,孩子们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经过有效训练,目前孩子们已经从会说话到会交流。
青海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康复训练部语训教师 黄敏:用全面发展的康复干预模式,从五大领域进行康复教学,我们的孩子基本经过两到三年的训练学习,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自理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地提升。
省残联本着为特殊困难群体服务的理念,为残疾人送温暖、送服务、送保障。今年,共接收听障儿童57名,孤独症18名,脑瘫23名,完成假肢矫形器适配149人。其中,矫形器适配5人、假肢适配144人。近年来,据中国残联服务残疾人数据库通报显示,我省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辅助器具适配率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青海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适配服务部假肢矫形器技师 辅助器具工程师 刘启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假肢矫形器适配的上门服务工作,赴农牧区为残疾人开展上门服务,通过到残疾人家中开展评估、筛查、取型,然后回到我们的中心制作假肢,为他们提供了个性化、便捷化、精准化的假肢矫形器适配服务,解决了残疾人生活中存在的实际的困难。在辅助器具适配方面,中心先后赴西宁、化隆、贵德等地配发辅具 478 件。派专业技术人员赴西宁市区、化隆、贵德、互助等地为听障残疾人验配助听器 185台。
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全省残联系统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建立残疾人民生项目清单,聚焦残疾人最关心的康复、就业、兜底保障等民生实事,努力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的实际行动。严格落实残疾人医保参保惠残政策,青海省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100%。推动康复+就业,37名脊髓损伤者获得驾照。首次培训 5 名颈髓段损伤的残疾人,填补我省颈髓段脊髓损伤康复训练空白,为各类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适应性服务,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惠民政策。
青海省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党支部书记 朱生金:截止目前,共为 37128人次实施精准康复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到 97.36%,为 18060人次适配辅助器具,辅具适配率达到96.84% ,提前4个月完成精准康复服务年度工作任务,真正做到将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到工作中,践行在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