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让平安幸福之花在青海大地绚丽绽放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魏 爽编辑:侯桂青发布时间:2024-01-30 查看数0

让平安幸福之花在青海大地绚丽绽放

——2023年青海省政法工作综述

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市(州)县乡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全覆盖,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11年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全省政法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稳疆固藏战略地位,紧扣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心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突出平安青海、法治青海“两大建设”,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安宁,奋力推动全省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面从严铸铁军

筑牢对党绝对忠诚思想根基

政法姓党是政法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全省政法系统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真正把讲政治贯彻在经常、落实在行动,让讲忠诚融入血脉、注入灵魂。

科学思想指引方向凝心铸魂,政法队伍勇毅笃行忠诚履职。一年来,全省政法系统始终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不动摇,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全省政法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不断增强。全省政法系统年内举办培训班422期(含网络培训)、培训干部3.49万人次,推动政法干警能力素质更加响应需求、贴近实战。建立“一周一主题”宣传工作机制,创新开展日常宣传、重大主题宣传、政法英模宣传,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用足用活用好从优待警政策,极大激发政法干警职业荣誉感、幸福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委政法委示范引领,班子成员靠前指挥,带头以讲促学、调研督导、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构建“9+X”内容体系、“五学联动”模式,紧扣维护社会稳定、制约执法司法高质量发展难点堵点问题等开展实地调研250余次,形成调研成果200余篇,转化实招硬招220余项,列出民生项目清单,解决现实问题230个。省直政法单位和各级党委政法委结合各自职能,统筹推进两批主题教育,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夯实平安网底基石

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2023年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6.49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2023年底,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海东市司法局(预防化解外出从业“拉面人”纠纷工作法)、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化解农牧区纠纷“六小”工作法)、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人民检察院(“三江源·检察蓝”联动解纷工作法)三家单位入选。

“多亏了‘睦邻’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我对调解结果非常满意!”日前,在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二十里铺法庭的调解室里,调解员田玉娟刚成功调解完一起物业公司起诉业主不缴纳物业费案件,物业公司负责人当场提交了撤诉申请。如今,该调解工作室通过多部门联动共治,形成了合力精准化解物业管理纠纷,不断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碎片治理转向集成治理、被动治理转向主动治理、突击治理转向长效治理、单向治理转向多元治理,推动平安建设走深走实。

坚持高位推动抓部署。制定印发《平安青海建设考核办法(试行)》,以构建千分制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工作“指挥棒”,完善9大类86项考核指标和360条考核内容,对制约平安青海建设的重点行业领域加大分值、优化目标、明晰举措,推动每项工作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干。完善“1+10”工作体系,挂牌督办8个重点推进的县区,开展为期半年的集中整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平安青海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指挥更加精准、督办更加有力。

打击的是违法犯罪,赢得的是党心民心。一年来,全省政法系统整治严重暴力犯罪、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电信诈骗、“民转刑、刑转命”等群众反映强烈、扰乱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全力抓好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纵深推进“防风险、除隐患、降发案、保平安”工作,牵引开展76个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一体推动“打防管控建教”措施落实,严格实行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抓实交通要道、城市周边治安卡点查控勤务,加强重点地段、时段、行业、场所管控,持续净化治安环境。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回头看”“十个过一遍”,全面推进涉黑涉恶案件线索攻坚等“六大攻坚行动”,实现发案数下降,破案数、破案率上升的“一降两升”良好态势。

变“多中心”为“一中心” ,10多个部门联合入驻,“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群众“一扇门进出”,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按照省委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一年来,全省政法系统统筹推进基层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资源整合,建成“五中心合一”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中央处理器”并实体化运行,累计提供各类法律咨询1856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34件,调解矛盾纠纷16705件,提供诉讼服务15939人次,基本实现了化解纠纷“只进一扇门、只对一扇窗”。

优服务善作为

聚政法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这样的活动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对企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自身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前些天,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官团队深入企业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灵活创新宣传方式,采取文艺表演方式,以案释法、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向现场民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传播与其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县域群众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知晓率、参与率,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在护航青海高质量发展上,全省政法系统全面落实《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统筹做好政法系统“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厚植高质量发展法治土壤。聚焦知识产权、金融、涉税、商贸等领域突出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4万余件,侦办经济金融犯罪案件400余起,实现受案数下降、破案率和追赃挽损率上升的“一降两升”工作目标。

紧扣“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全省政法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审判、检察、案件侦办和执法司法衔接机制,依法防控打击生态领域违法犯罪,侦破环资类刑事案件94起,同比增长49.21%,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827件。构建了“案件审理+司法宣传+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司法保护体系,深化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巡回检察,全年开展巡回检察95次,发现案件线索377件、立案315件,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146件。

深化政法公共服务改革。扎实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城市落户限制,加快“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户口迁移和居民身份证等更多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着力推进司法鉴定和公证改革,设立全省首家动植物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出台深化公证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公证服务费优惠减免政策,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精简公证证明材料并实行清单管理。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阔步迈进2024年,全省政法系统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过硬的本领、务实的作风,全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青海法治青海,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