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你好,开发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青海新闻联播作者:达海莹 万小磊编辑:杨燕发布时间:2025-03-24 查看数0

长云融媒讯(记者 达海莹 万小磊)2024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光伏制造、锂电、合金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建成了完整的光伏制造全产业链、相对完整的锂电产业链,形成优势明显的有色金属和特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新兴产业规模占开发区比重达到50%。

走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材料智能制造基地,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整齐排列,车间内从投料到干燥,再到烧结、包装,每一个环节都在有序高效地进行。

泰丰先行(集团)总裁 高川:基地总体的规划是50万吨磷酸铁锂的生产能力,已经建成的是16万吨,我们在未来的两年内要把这50万吨全部落实,11平的隔膜也要同时扩产。

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锂电正极材料、高端隔膜材料研发三大产业板块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公司开发的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和钴酸锂等正极材料以及高端隔膜材料系列产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主流消费类、动力和储能电池公司中得到规模应用,并出口韩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地。

泰丰先行(集团)总裁 高川: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全产业链的发展,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下游的终端产品,一直到出货,所以说更多发挥的是产业链上的优势,更多的产品深加工,尤其是加工成像磷酸铁锂相对来讲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

多年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腾笼换鸟,焕新赋能,迭代升级,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弗迪电池、高景、丽豪、阿特斯、晶科能源、诺德、中复神鹰、天合光能……园区吸引了一大批头部企业落户。现代化流水线上,国内最尖端的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在这里诞生;国内最先进的新能源材料和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成功下线;比头发还纤细、直径5微米的碳纤维跃然而生。

在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车间,乳白色的聚丙烯腈原丝经氧化、碳化等工艺,最终成为结构稳定、透着盈盈光亮的黑色碳纤维。企业生产的碳纤维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风电叶片、大型飞机、运载火箭等领域。2023年5月,2.5万吨碳纤维项目在这里全面投产后,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全流程碳纤维生产基地,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也位居全国碳纤维制造行业前列。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总经理 连峰:其实从千吨到万吨的跨越,我们做了大量的储备工作。重点在技术的革新、升级迭代,还有我们的装备的自主研究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2019年我们就启动了西宁的万吨项目,在几年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把前期储备的技术、装备等这些关键点,融入到生产线建设里来。

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晶硅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下,2024年前三季度,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尤其是重点行业产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多晶硅、单晶硅、正极材料、电解铜产量分别增长19.9%、22.5%、169.2%、42.5%,光伏制造产业集群持续壮大,锂电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咬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放松,聚焦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贡献更多“园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