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春走基层】青海:健全基层疫情防控体系 保障农村牧区群众就医需求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穆春莹发布时间:2023-01-19 查看数0

元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针对当前农村牧区医疗服务半径大、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等情况,我省依托医联体、区域医共体、青南支医、环湖支医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农村牧区群众救治和转诊服务工作。

一大早,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下卡力岗村的村民来到村便民服务中心,省和州上的医疗专家正在这里开展新冠病毒感染巡回医疗服务。

问诊、把脉、测抗原、测血氧饱和度……专家耐心细致地为群众查体,同行的藏族医生及时翻译沟通。海南州共和县中医院医师 王珺锐:这是嗓子疼吃的药,这是发烧时吃的药,鼻塞流涕可以吃这个

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乡下卡力岗村村民 陈明:这对我们老百姓来说非常实惠,老百姓不懂,盲目购药,通过(医生)诊断,对症下药。

正在给群众看病的省红十字医院急诊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潘秀玲,是“环湖支医”的一名带队医生。她与团队成员在海南州人民医院已经进行了大半年的支医工作,积极参与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当地的疫情防控等,真正发挥了省内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作用。

青海省红十字医院急诊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潘秀玲:重点是培训基层的医务人员尽早识别它(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特征),对轻型、普通型、重型、极危重型,尤其是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还有x线拍片和低氧血症等进行综合培训。

此次,海南州新冠病毒感染农村牧区巡回医疗服务队共有省、州、县级专家69人,分成8支巡回医疗组,与各县、乡镇建立巡回医疗帮扶关系。

海南州共和县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办公室主任 武年鑫:我们县、乡村联合开展工作,对有些重症、危重症病人及时转诊,还有轻型病人的诊治,还有各乡镇卫生院、各分院发热门诊的设置和有效运行,支撑力度比较大。

同时,我省各地依托区域医共体、医联体及各项帮扶机制,进一步发挥专家优势,积极开展农村牧区医疗服务提升保障,切实做到医疗救治关口前移。

青海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褚夫宝:此次我们专家一行五人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我们将会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及时发现群众的一些健康问题进行及时地救治,更好地服务基层人民。

据了解,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我省积极构建合理有序就医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共组建45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覆盖61家县级医院,332家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建成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新型服务体系。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祝增红:省级各三级医院结合青南支医、环湖支医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对口援助关系,分片包干指导受援地区医院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和专业技术培训。我们还组织对口支援医院和综合实力强的二级医疗机构,建立省市州联合巡回医疗帮扶机制,指导市州级和县区级医院重症床位、缓冲病房、可转换重症床位运行、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等工作。同时建立城市和县区之间支援和转诊机制,保障农村牧区在出现重症患者时能够及时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