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全省两会】奋力谱写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精彩华章
近年来,青海省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践行“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职责使命,担当作为、守正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陶吉萍是西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特勤大队的一名辅警。身患重疾后,单位积极协调上级工会,将其列为深度困难职工,得到困难职工帮扶救助金。
西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特勤大队辅警 陶吉萍:一笔笔的救助金犹如雪中送炭,让我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切实解决了我的困难,保障了我后期的治疗,现在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好。
西宁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副主任 梁得云:制定下发了《西宁市困难职工帮扶管理实施细则》,按照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大病救助等各类帮扶项目,分类实施救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各级工会组织坚持以职工为中心,贴近职工,服务职工。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组织拓宽困难职工认定条件,紧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基本职责,生活、医疗、助学叠加帮扶,构建起了常态化梯度帮扶长效机制,努力为职工群众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青海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 李廷生:10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全力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投入帮扶资金近3.5亿元,开展专项帮扶8万多人次,全面完成了现行标准下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目标任务。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新形势下推进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此青海省总工会深入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工作。青海物产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王兆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8年6月,主要从事电解铝新技术运用与技术改进理论的研究等工作。这几年,通过项目,团队成功研发启用免加热无动力混合炉等多个创新项目,为企业提质增效、降本节支发挥重要作用。
青海物产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王兆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王兆明:攻关创新的过程当中遇到瓶颈或者遇到问题,工会会给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需要专家或者有些技术团队支持的时候,工会会联系外围专家与我们进行交流沟通,提升我们工作能力水平,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搭建,给我们确定了发展的方向和攻关的目标。
十年来,青海省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开展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努力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青海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副部长 魏红岩:连续举办10届劳动和技能竞赛,参赛职工250万人次,涌现出1000多名技术状元、5000多名优秀选手。选树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77名;青海省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437名,命名省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100个,“青海高原工匠”44名。为全省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青海,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舞台。
十年来,青海省总工会深化改革,完善制定59个制度性文件,工会工作全面优化提升。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8个方面的26项改革举措有效落实,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全省五一劳动奖评选中,不断提升产业工人获奖比例,91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专业技术职称,29名高技能人才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优秀专家人选和专业技术人才。
青海省总工会党组书记 常务副主席 王敬斋:全省各级工会将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贡献工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