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青海,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
过去,青海省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整体推进了一批战略性谋划、制度性设计、关键性举措、支撑性工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未来,青海省将坚持全省一盘棋,健全统筹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重点在推进乡村振兴、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等方面发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效提升发展整体效能。
关键词:释放内需潜能
嘉宾:吉辉 省人大代表、西宁市湟中区委书记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释放内需潜能、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湟中区主动抢抓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动多种要素集聚,精心布局各类产业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城乡建设,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应发展要求、符合群众期盼、具有湟中特色的城乡协调发展之路。2023年,湟中区将始终锚定建设“三宜”新城区目标定位,持续深化“政府+银行+企业”城市合伙人模式,加速推进鲁沙尔安置区建设、河湟文旅小镇打造、鸽子麻巷商业街区升级等项目,着力构建以鲁沙尔城市更新为重点,其他建制镇协同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城乡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在充分依托各乡镇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发挥乡镇国有投资公司平台作用,大力发展乡镇特色产业,加快建立乡镇国有投资公司吸纳周边群众就业、兜底困难群众生活、收益留底城乡建设等联结机制,通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等方式,持续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摄影:魏爽)
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嘉宾:才让卓玛 省政协委员、青海雅雄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经济繁荣的重要手段,随着疫情趋于稳定,将迎来一波旅游消费热潮,乡村旅游迎来发展契机。解决乡村旅游供给产品单一、品质不高等问题迫在眉睫。建议利用景区特色农业和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融合民俗风情,开发游、养、学、闲等多元素融合的乡村旅游产品;围绕乡村旅游出台相关政策,重点扶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及示范基地,形成本地区块状和带状乡村旅游目的地,推动本地区乡村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奠定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创新促销及推广方式,充分利用数字营销、新媒体等营销平台,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品牌,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摄影:张多钧)
关键词:兰西城市群
嘉宾:马玉斓 省政协委员、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政协主席
民和县抓住兰西城市群建设国家发展战略,打造民和—红古创新发展先行区,川海大桥、下川口特大桥、川垣北路至G109连接线等相继建成通车,两地通道陆续连接,为同城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加快兰西城市群建设,畅通节点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构建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公路交通网络,推动兰西城市群的互动发展,急需构建节点城市交通网络。在积极建成G310大河家(甘青界)至清水高速公路的基础上,推进青海民和至甘肃永靖高速公路、民和马聚垣至甘肃王家台湟水河大桥,国道109改扩建工程、G6京藏高速改扩建工程、G6京藏高速马场垣互通优化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强与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紧密联系,实现马营镇、转导乡通高速,开辟青海与甘肃的高速公路新通道,把民和打造成兰西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桥头堡。(摄影:张多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