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聚焦全省两会·学报告 谈发展】蓝图已绘就 奋进正当时

来源:西海都市报作者:吕锦武编辑:赵文莉发布时间:2023-01-17 查看数0

 “我们将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建设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创新活力、城乡统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站在新起点上,海东各县如何发展,代表委员们充满了信心。

交出乡村振兴新答卷

省人大代表、循化县委书记 黄生昊

省人大代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委书记黄生昊说,近年来,循化县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从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为牵引,以点带面推动乡村“五大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农民富裕富足。

循化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实现全面振兴的新突破、新成效。

要锚定特色产业促发展。按照报告提出的“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要求,以入选创建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契机,做大做强“黄河彩篮”,同步扶持发展各类养殖基地,全面落实暖企助企措施,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孟达天池等标志性景区的提质升级;要锚定共同富裕赶跨越。按照报告提出的“更加注重推进共同富裕”要求,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措施,全面落实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政策,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劳务经济规模,确保13.4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掉队;要锚定民生保障谋幸福。按照报告提出的“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求,持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深入推进“健康循化”建设,加快健康医疗城建设步伐,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新阶段防控工作;要锚定文旅振兴塑形象。紧盯报告提出的“建设黄河上游生态旅游文化带”政策机遇,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全力做好“文旅+”文章,策划举办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国际文体活动,不断优化旅游资源开发布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景区建设、景点串联和景城融合。

全力打造省级农产品主产区

省人大代表、民和县委书记 毛学鸿

省人大代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委书记毛学鸿说,民和县是全省重要的粮食、蔬菜、瓜果主产区,过去五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8%,连续四年突破百亿大关,2022年预计达128亿元,粮食产量实现11连增。在脱贫攻坚期间,民和县尽锐出战,实现4580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民和县委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民和县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脱贫防返贫监测机制和后续帮扶,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建成了一批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就业渠道广的产业项目,乡村产业多点开花、连点成线,连续三年蝉联省级考核优秀县。

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谋划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将更加坚定自觉地把力量凝聚到这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五个振兴”为引领,“八大行动”为载体,把乡村振兴战略宏伟蓝图一笔一画地变成推进乡村治理、产业兴旺、群众增收的施工图。民和县将持续做好防返贫监测,实施到户产业项目等帮扶措施,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深入谋划开展乡村振兴暨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谋深谋细一批带农益农产业项目,全力打造生态农牧功能县和省级农产品主产区。抢抓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机遇,探索升华“农牧联动、草畜结合”的民和模式,努力构建精细化现代化农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吸引培育更多的农畜产品龙头企业落户园区,不断丰富“青字号”农畜产品内涵。持续优化文旅产业布局,依托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做优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打造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培育绿色沃土“巨宝盆”

省人大代表、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牙藏村党支部书记 韩忠辉

省人大代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牙藏村党支部书记韩忠辉介绍,查汗都斯乡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近两万,是闻名全省的“红色热土”。查汗都斯乡也是资源禀赋的“绿色沃土”,乡域耕地资源丰富,川地面积广阔,现代农业有序发展,线辣椒、花椒、冷水鱼、林麝等特色农业稳步推进,入选了2022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我更加坚定了基层工作的信心,今后将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在查汗都斯乡这片红色热土落地生根。”韩忠辉说,“查汗都斯乡将以红色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深化‘红色纽带’党建联合体品牌内涵,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红色党建品牌影响力;发挥‘黄河彩篮’示范效应,持续扩大‘一核两椒’等特色产业模,实施‘循化红’线辣椒品种提纯工程,全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两椒’产销基地,重点实施中庄村、阿河滩村低效核桃林提质改造项目,做大做强高原冷水鱼陆基养殖、林麝养殖等特色养殖业,持续完善绿色农畜产业发展体系;通过农机租赁、农田代种、农业托管等服务,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益,减轻农民农业生产负担,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完善集镇商贸体系,推动8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稳定收益;进一步丰富红光村红色主题公园和乡村旅游露营基地内涵,持续发展壮大红色旅游业,带动发展赞卜乎村、白庄村等乡村休闲旅游业和新建村、大庄村等休闲农业采摘新业态,以新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新发展。”

全力打造商业中心地标

省政协委员、青海空港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贾生彬

省政协委员、青海空港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生彬介绍,2014年,青海空港商贸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在海东市工业园区河湟新区建设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商业中心,中心从2016年10月开业以来,已经入驻了海东世纪华联超市、大型农贸市场、大型家具城、维也纳饭店、电影院、工商银行、邮政银行、中国银行、电器公司、医药公司、空港服装百货城和百余家小商品店等,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400个,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新的一年,公司将一如既往关注民生,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聚焦目标,创新路径,服务社会,推动企业高质量建设发展。全力打造商业中心地标,聚焦广大居民的现实需求,创新打造多元化的服务体验,提供更多高品质服务,让居民享受到一站式服务的消费体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以商业中心为核心,围绕现代化、便捷化、品质化建设标准,主动拓展经营业务,以多元化经营模式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为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持续担当社会责任,在推动企业发展提升的同时,主动关注民生就业问题,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